闽南古建筑文化:出砖入石燕尾脊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19-08-28 13:26 回复:0 关注量:598

  “红砖白石双拨器,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起,石雕木雕双合璧”。闽南古建筑文化的特色,风光旖旎的建筑艺术与雕刻艺术相融并存的奇景大观中,感悟历史与现实并蓄的精华。


  “出砖入石”是闽南建筑一种独特的砌墙方式,利用形状各异的石材、红砖和瓦砾的交错堆叠,构筑墙体,交垒叠砌。砖石虽然质地各不相同,以大块的灰白花岗石与片状的朱红色条砖穿插组合,用它筑墙、起厝、铺埕,呈现出方正、古朴、拙实之美。多样不规则的结构,反而整体烘托出浑厚、刚毅的砖石气势。用这种方法砌墙不但坚固防盗、冬暖夏凉,而且古朴美观。因而,被人们广泛采用,沿袭成风,成为我国民居建筑艺术的一大奇景。


  “出砖入石”的出现,传说最早是明代闽南沿海一带遭倭寇袭扰后,人们利用倒塌房屋残垣断壁的砖石重建家园而形成的一种建筑方式。也有传说是明朝万历年间闽南的一次大地震的灾后,灾民们在一片废墟里,就地取材,利用倒塌破碎的砖、石、瓦、砾来构筑墙体,重新营造自己的家园……


  用倒塌房子的残存砖石瓦砾来建新居,富有创造力的闽南人将它糅合在一起进行有规则的混合砌筑。石为竖砌,砖为横叠,砌筑到一定高度后,石块与砖互相对调,使其受力状态平衡,墙厚1000px左右前后砖石对搭,使用泥水浆石灰粘合,辅于壳灰红糖水,砖通常要比石块面略出来一点,即形成“出砖入石”的特点称谓。


  由石头和砖接缝形成的点、面和线的组合很好地利用了石头表面和砖表面之间形成的颜色和纹理对比,以及白色石头表面和红砖之间的相互渗透,形成了各种不规则的组合。无论是石头和砖块之间明暗的对比,还是颜色的和谐,以及它们所表达的放松和冲突的情绪,都是闽南红砖文化的独特风格。


  工匠们的这种信手砌就、随体附形的原创性方法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它的经济性、实用性及牢固性深为住民们所赞许。有趣的是,“出砖入石”本是就地取材、“废物利用”的无奈之举,但它在无意中竟产生了一种红砖白石色彩对比强烈的残缺之美,产生了一种人造的却又是顺其自然的不规则之美,一种只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的闽南地域乡土文化符号的独特魅力。


  闽南住民们以“金包银”、“鸡母生鸡仔”、“百子千孙”等意蕴吉祥的名称描述独特的民居结构“出砖入石”的建筑形式,体现出闽南人在苦难中崛起的坚韧,生动地反映了闽南住民在营建安居福祉时,祈求大富大贵、繁衍不息的心态。


  红砖所呈现的红色是一种宫廷色、喜庆色,而大厝墙的构造和装饰则更有审美特点,即是墙石混砌的“出砖入石”。红砖与白石混砌,形成质地与颜色的强烈对比。同时石块作为面、点,而砖缝作为线,点、线、面的组合又形成了独特的几何装饰美。除此,工匠们还在山墙上用炭泥塑纹花,贴嵌彩色瓷片装饰,上雕有火纹、云纹及细致生动的人物、动物、花鸟、鱼虫等各种优美图案。


  “出砖入石”的建筑形式,主要分布在福建闽南一带的泉州、厦门、漳州等地区。著名的有石狮巷中“五房”的墙壁、厝巷“桂厝”后墙壁等,古镇安海,泉港的樟脚现仍存多处这种建筑形式。安海文化宫拆除围墙后露出了被遮挡已久的朱祠西侧一堵十分漂亮的“出砖入石”墙壁。


  泉州范志巷、泉州西街116号的宋宅、泉州的承天寺、同安县东乡新民宅、安溪县民居、南安官桥蔡资深古民居建筑群、惠安沈厝黄氏家庙等,均为典型的闽南“出砖入石”的古民居建筑形式。


  其“燕尾归脊”、“双燕归垂”的设计意念寓意燕子(子女)不管飞出多远总要回归故里的深刻内涵。对红色的喜爱,对雕饰纹样细节的刻意追求,对吉祥象征物的从容表现,使惠安传统建筑汲取了闽南地域文化中的独特养分,在建筑结构、建筑装饰、雕刻题材和用材选择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石雕、木雕、砖雕、泥雕、灰雕和瓷雕被广泛用于脊吻、斗拱、麻雀、门窗、屏风、横梁等部件。这些建筑基本上达到了有雕刻、雕刻和绘画的艺术境界,这必须是有意和吉祥的。雕梁画栋,山脊和檐口,红砖白墙,甚至水边亭台楼阁和山间走廊都有双屋檐和瓷砖。雕刻的横梁和彩绘的建筑展示了对雕刻艺术和建筑艺术紧密结合的热爱。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