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一种“礼节”,如果放在现在,肯定很多人都接受不了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19-09-19 10:17 回复:0 关注量:503

        中国的封建时代,等级制度非常严明。特别是在宦海沉浮的官员们,要时时刻刻注意其高低贵贱,无论是行走还是坐卧,都要谨记礼仪。假如,有官员不注意这些,轻则,被指责失礼,重则,丢掉自己的性命。因此,在官场中,官员们格外注意尊卑礼仪,而且,对于礼度的把握也力求恰到好处,既不逾越,也不高看自己。

        早在秦汉时,宴饮就是一项重要的社交活动。在鸿门宴这一事件中,楚霸王用来招待刘邦的座次也很有讲究。面向东边而坐的,是身份最为尊贵的项羽和他伯父。面向南的,是项羽的重要谋士亚父范增。作为客人的刘邦,只能北向坐。从这个座次也能看出,项羽内心是不大看得起刘邦的,认为他的地位还不如自己的谋士。

       而面向西边而坐的,则是刘邦的谋士张良,在这个位置上,只能是作为陪侍而坐了。单单一个座次,项羽目中无人的自大便已完全显示了出来。其实,狂妄是每个人都会犯的错误,但是,这样的错误出现在一个政治家身上,就是一个巨大的漏洞了,而项羽最后的下场也印证了他妄自尊大的个性带给他的毁灭性危害。

       其实,在之前的先秦,不仅座位上有主次之分,进屋前也有讲究,必须要先拖鞋才行。面见君主之前,不仅要脱掉鞋子,还要把袜子也脱掉。汉代,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上朝要脱鞋,但是,刘邦曾经给过萧何一个优待,就是可以佩戴自己的宝剑穿着鞋子上朝,也就是说,其他大臣想要上殿必须卸掉宝剑,脱掉鞋子,以表示对皇帝的尊重。

       汉代,最高级的官员为三公:即丞相(东汉称司徒)、太尉、御史大夫(东汉称司空),皇帝对他们的礼敬仪节有“兴”,是以起立作为对他们进见的迎接礼,或对其叩拜的还礼,相比先秦时期君主的向臣下行揖礼、空首礼要怠慢多了,不需向臣下俯身作揖或叩首,无伤皇帝至尊身份,因而尚作为礼仪制度保留。

       隋朝时候,官员之间的等级制度更加精细化。如果,下级官员在路上遇见上级,则要下马表示尊敬。在语言上也要颇为注意,拜见上级官员时,要说“谨祗候起居”。而且,在具体的拜见礼节上也分很多种,其中,有一种叫蹈舞礼,也叫“拜舞礼”。这种礼节产生于隋朝,是大臣们在拜见皇帝时行的礼仪。并且,这种礼节在唐朝时更为盛行,连百姓都会。

       史书记载,李隆基做了太上皇之后,每天闲来无事就登楼远望,百姓们路过这里见到他,必须行拜舞礼。假若,有官员经过这里却忘了行礼,则一定会受到惩处。

        唐高宗时,皇帝召见韩思彦,韩思彦从来都是张狂得不得了,不仅在朝堂上举止粗野,还从不行蹈舞礼。因为,他在朝堂上对外戚的擅权行为直言不讳,所以,招致皇室的仇视。之后,当有大臣就他不守礼参了他一本后,皇帝很快便将他赶出了京城,去往贺州。在这之后不久,韩思彦便离开了人世。

        凳子始于汉末魏晋年代,初名为胡床或马扎。到唐明宗时期凳子有了靠背,叫椅子。到宋代出现带扶手的交椅,这就是权力的象征,梁山泊有草寇交椅,宫廷有龙椅或者叫御座,成语正襟危坐就是指称皇帝在交椅上的坐姿。凳子椅子的出现,改变了权力者的坐姿,使相互叩拜的礼节出现了不对称,就有了尊贵和屈辱。

        春秋时期,流行一种迈着小步快走的行礼方式,一般用在下级拜见上级时。到了隋唐时期,跪拜礼最为流行,跪倒的时候,身子下拜,双手一定要伸到地面。这种礼仪不仅自上层阶级流行,被安禄山、杨国忠等名臣使用过,甚至,在民间的百姓之间也很盛行。

       朝官场,下级见上级,一律行跪拜礼。

       假如是地位差不多的皇族贵戚遇见,各自都需要行两拜礼。如果是官员遇见这些贵族,同样也要行两拜礼,只不过,行礼的先后顺序和位置上要分别开来。到了清朝,跪拜礼分出了许多花样。如果两个官员品级相近,则只需要行一拜或两拜礼,而如果两人身份地位相差悬殊,则地位卑微者要对高贵者三叩首。至于面见皇帝,则需要三跪九叩,十分隆重。

       电视剧中常常看到的请安礼其实源自北方,是少数民族的礼节。明代中原地区并不多见,清朝后开始成为比较流行的礼节。满人特别重礼节,所以满族统治下的清朝礼仪繁琐,光是请安就分很多种,包括站、蹲、跪等。

       封建时代结束后,孙中山先生首先废除各种繁文缛节,官场上比较常见的礼节就是脱帽或者鞠躬。这种简化的礼节意味着,上下五千年以来,官场上的上下级之间再也不分尊卑贵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平等。

        建国后,封建礼仪更是不见踪影,而且,成了大众唾弃的东西。但是,无论礼仪是繁是简,尊卑观念始终存在于大众的认识中。有的时候,虽然膝盖没有弯,但脸上谄媚的表情和卑微的语气已经昭示了内心的奉承。人们的眼睛总是雪亮的,官场上谁巧言献媚,谁的丑陋表情便永远为人不齿。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