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学思想的——基本原则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19-10-08 09:47 回复:0 关注量:669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教学思想的——基本原则,

        在教师之道方面.中国古代教育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思想见解。概括地说主要有如下四大原则:


        其一、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古代教育家看来,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先必须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孔子是最早运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孔子注重日常观察,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品德才识,进而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例如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同一个问题时,孔子会给予不同的答案。据《论语·先进》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和冉求问的是同样的问题,但两人的性格不同,子路热情过度,言行偏激,所以孔子劝他听从父兄的意见,三思而行;而冉求缺乏热情,所以孔子鼓励他学会做一件事情后应该马上付诸行动。孟子对孔子“因材施教”的教法也非常推崇。故孟子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孟子·尽心上))孔孟之后.许多教育家如程颐、朱熹、王守仁等都广泛采用了这一教学方法。


        其二、启发诱导。古代教育虽然以道德灌输为主,以注经说文为重,但始终认为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交流活动,所以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各种场合和时机启发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动脑思考。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及,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愤”即“心求通而未得”,“徘”即“口欲言而未能”.“启”即“开意”,“发”即“达辞”,所以在孔子看来,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能达到“愤”,“徘”的状态,教师就不能越姐代庖,只有在学生“心愤口徘”时,教师才给予适当启发,学生也才能举一反三。孟子还把启发式教育形象地比喻为“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离娄下》)《学记》对孔孟倡导的启发式教学作了进一步发挥:“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里已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在思考中寻找和发现真理。用朱熹的话就是:“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子大全·学规类编》)


       其三、长善救失。《学记》在总结先秦时期学校教育的经验时,提出了先秦诸子尚不曾提出的一些教学原则。这些教学原则蕴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长善救失”就是其中一条。《学记》认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里所说的多、寡、易、止是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缺点,贪多就会陷于不求甚解;所学太少,会使自己的知识狭窄,从而限制智力的发展;把学习看得太容易,就不能刻苦钻研:学习缺乏信心,畏难而退,就无法进取。但是,这些缺点也包含着积极的因素。王夫子就曾说过:“多、寡、易、止虽各有失,而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以专,易者勇于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焉。”(王失之:《礼记章句》卷十八)可见.在古人看来,“多”与“寡”、“易”与.‘止”之间是矛盾关系,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关键在于教学要得法,即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其身上的缺点。“长善而救其失”,“救其失,则善长矣”。(王夫之:《礼记章句》卷十八)

       其四、言传身教。中国古代许多教育家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都深切体会到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之大。孔子就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即使不是有意的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潜移默化影响。所以,孔子主张“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并用,尤其是当不能用“有言之教”时,教师可通过自己的言行暗示学生、影响学生,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15-250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