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理念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19-10-08 09:55 回复:0 关注量:693

      《易经》是我国古老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是我国古代教育理念的发源地,其辩证思想重视未成年人开蒙教育的优良传统,蒙养教育思想极为丰富。继承这一笔可贵的遗产,对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的教育尤其是道德养成教育大有裨益。《易经》中的蒙卦就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古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观念。


【易经】中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噬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蒙卦(愚味无知):有亨通之德(大智若愚)。不是我求教蒙味之童,而是童蒙求教于我。第一次占卦时能得到神灵的告示,再三地占卜就亵渎了神灵,也得不到神的喻示了。(所以求教于人的道理也是一样,要诚心诚意。)启蒙就是要培养人的品德纯正,是一种神圣的功业。


       天地初开的蒙昧时期,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有那么多的失败?是国为素质不够高,思路不够开阔,心胸不够豁达。要想改变一个人,只有改变他的知识结构,启迪他的心智。使他山一样的头颅,流出泉水一样的智慧。这就是蒙卦的卦象。山下有水,水就代表了聪明和灵气。水没有自己的形状。水依物随形,以附着的形状为自己的形状。水进河成带,进坑成湖,升天成云,落地成雨,无论是杯壶盆碗,照样装得满满。好比人,无论高低美丑,都可能有智慧。某处风景秀丽,必定山水相依;天下仁人志士,必定头脑聪慧。怎样才能启发蒙昧,方法多种多样,办学校是一种,私塾是不是也是一种?社会教育,比如办报纸出书刊听音乐看电视是一种,家庭教育也不可忽视。方法不一,目的都是为了人的进步。


       古人非常重视人生的正本慎始,主张当婴幼儿智慧蒙开之际就施加正面影响,开发其智慧,促使孩子更好地成材。这包括两方面:一是胎教“正本”。古人认为,胎教是“慎始”的教育,是“立教之本原”,故而十分重视。据刘向《烈女传》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周王室就十分重视胎教。此后,汉代贾谊《新书》、戴德《大戴礼记》、王充《论衡》等著作中的一些篇目,以及许多家训都发展了周初的胎教思想。其中不仅包含优生优育的观念,而且着眼点仍是注重伦理道德的熏陶。例如家训名篇《许云邨贻谋》,对胎教提出的“五宜”要求就是“宜听古诗,宜闻鼓琴,宜道嘉言善行,宜阅贤孝节义图画,宜劳逸以节,动止以礼,则生子形容端雅,气质中和。”二是注重儿童少年期的早期教育。古代的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和文人学者都强调教育贵早,“以豫为先”。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颜氏家训》提出“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原因是“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大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只有“教妇初来,教子婴孩”,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少教育家或家长还制订了从婴幼儿期到青少年期各阶段的道德教育规程,如朱熹强调,在孩子知识、性情未定时,要及早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行为训练,这样方能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的效果。司马光曾经针对借口幼儿无知而将教育延迟到长大后再进行的错误观念,认为这就像懒于摘除树苗的劣芽一样,等到长成大树以后再去砍那些枝杈,该费多大的力气?


       卦辞上才说: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童蒙来求,早已心有灵犀,只待师辈轻轻一点,那欲开之窍,就会豁然开朗。就说明,学习必须心诚。一个人的心灵处在诚恳状态,那肯定平静如水,呈开放型,虚怀若谷。明静方能照物,心虚才能装东西。君不见静湖中的水,天上的一片白云,一只飞鸟,无不在湖心镜现。


       利贞――《文言》上是这样概括的:利是美好事物生成的果实;贞纯正而执着,是干事情离不开的骨干。就象我们教育,用的是前人所研究总结积累的果实。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人也像水一样,没有堤坝阻碍,就形不成江河湖海,没有江河湖海,地球上还有什么风景可看?人的成长也有他自己的河床。


      古人认为,蒙养教育最根本的是“养正”教育或曰品德教育。《论语》记载孔子为学生开设有“文、行、忠、信”四门课程,其中三门都属于思想道德教育的范畴。司马光《居家杂仪》中设计的家教程序,将德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从“始生”开始,对婴幼儿期、少年期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施行不同的养成教育内容,指导子孙读书严格选择,以免“惑乱其志”,力求“养正”。


       所讲的‘童蒙养正’,教学生知道人与人的关系。什么关系?恩德的关系。人与动植物、大自然的关系,也是恩德的关系。我们每天吃的,土地里头长出来的-植物;我们穿的、生活所需离不开大地,大地于我们有恩。动植物来供养我们生活所需,怎么会没有恩德!……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出不了知恩报恩,离不开作师、作范,所以这十二个字,把世、出世间的学术都包括尽了。这一种教育都要从小来培养,童蒙养正。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在思想和身体不够成熟的时候,还处在“勿用”阶段,所以见了女色不要动心,更不要娶过来。并且在蒙童阶段不要贪恋钱财。一个人如果早早地被色财所迷惑,那还能有什么大出息。故“无攸利”。


       古人的不被色财所迷惑的道德教育观念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家庭德育很有现实价值。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人致力于经济利益的追求,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包括道德教育,针对这些社会现象,大力倡导家庭道德教育,强调对蒙童以学业为重,甚为必要。


六四:困蒙,吝


       古代教育,小学是从七岁到十二岁,它的教学宗旨、目标,就是培养正知正见,所谓的‘童蒙养正’,这一句话确实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谚语里面常常说到:‘少成若天性’-童子时候养成,就如同天性一样,‘习惯成自然’。


       小学的教育,在生活教育当中,是要培养他的勤劳,洒扫应对,奉事长上,知道怎样奉事父母,怎样友爱兄弟,都是从这时候培养的。在德行、学问根本上,是培养他的根本智,孔子在总结他自己世界观形成的过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他认为自己世界观的形成是由有志于学,即从接受教育的影响而开始的。


       汉代的王充也说:所谓圣者,须学以圣(《论衡》),也就是说,只有教育和学习,才能使人达到道德上的高标准、高水平,成为圣人。有些唯心主义的教育家,尽管把人的道德意识看作是先验的、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但他们同样也不否认教育在培养先验的善性方面的作用。有的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保持人固有的善性,使其免于外界的引诱而放逸,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篇》)。还有的则认为天生的素质是可以为善的,但必须有待于教化。汉代董仲舒说: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前汉书¡董仲舒传¡对策》),没有教化,素质也不可能为善。宋代的朱烹也认为,人人都有生来十分完善的道德品质,只是由于气质的偏蔽,而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这就决定了每个人都必须接受道德的灌输与教化。然而这个期间的童蒙因种种困境而得不到教育,只能是“吝”――错误之极了。


六五:童蒙,吉


       什么是童蒙?是未被启蒙的纯真的孩童,也泛指一切未泯童贞的纯真之心,这样的心灵象湖水一样明净,竹节一样虚空,美玉一样可爱,正可谓是一尘不染。这样的心灵,天真无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孟母三迁择邻而居,更是注重环境对孩子品德形成作用的典范。这一思想与实践被荀子概括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中国传统处世箴言、家训教诲中几乎每篇都有要子弟谨慎交友的训诫。此外,古人也已经注意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化的相互配合、凝成合力的问题。认为“父兄教之于家,师长教之于塾,内外夹持,循循规矩,非僻之心何自入哉!”(陈宏谋《养正遗规》)


       童蒙之吉,才是真正的吉祥。所以就对其进行根本智的培养。什么叫根本智呢?根本智这个意思,就是真实的智慧,是从这个本生出来的。这是用植物来作比喻,植物有根有本,然后才能生出枝叶花果。由此可知,根本重要。根本智的培养,实在讲就是真心、真诚。儒家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诚意、正心就是根本智。培养的方法,就是如何防止他的妄念。诸位要晓得,小孩子也有妄念,如何把他的妄念给打断,保持他的正念,这是教育的功能。正念是什么呢?正念是无念,无念才是正念,现代很少人懂得,古时候人知道。换句话说,无念就是心地的真诚、清净。所以在小学童蒙教学,老师只教句读,把这些中国的古籍,古圣先贤这些经典,经典就是教科书。教科书为什么称之为经典呢?教科书里头字字句句所讲的这些道理,都是超越时空的,永远不会改变的,我们称它作经,古时候教科书是经典。譬如宋朝以后,朱熹新编一套教科书,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四书》,就提出,15岁以前的儿童,主要应就其日常生活接触到的“知之浅而行之小者”和“眼前事”进行教育训导。所教之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等,只教他依此规矩去做。”在我国传统家训和蒙学读物中更是对那些未“冠”子弟、学童的行为习惯规定得具体详尽,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如《弟子规》,在学童刚开蒙识字时,就以生活起居、侍奉长辈、言谈举止、待人接物这些最为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要求他们,从人人皆知、人人可行的日常习惯养成做起,逐渐凝成品质,收到积土成山、积善成德之效。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教育孩子,如用锐物,目的是开发蒙昧。一顿棒喝之后,孩子若是若有所悟,那也不失为一个开蒙的方法。这就叫“击蒙”。可是,这种击蒙的方法要有针对性,决不可滥用。更要掌握分寸,要使学生在严厉中感到爱意。不可让学生心冷。有灵气的学生,你根本用不着费多大的心神。对于一个头脑发懵的学生,有分寸地敲敲重锤,对于开发他内心深处的智慧,确有好处。《四书》就是有这个模式,《中庸》是理论,《大学》是方法,《论语》跟《孟子》是举出孔夫子跟孟夫子来表演,就是把理论、方法落实到生活上。童子的时候就教他读,不讲解只教他读,利用他天赋的记忆力,童年的记忆力最好,让他熟记。而过去教学的方法,的确合乎现在科学的理念。


       古时候的书,你不能说它不合科学。你看我们看古书,古时候木刻的刻版书,每一页十行,每一行二十个字,换句话说,五行就是一百个字。根据记忆力的差别,老师每天教你念五行,五行要念到能背诵,念多久能背诵才算数呢?不能超过十遍,超过十遍以上就太吃力了,就是十遍能够背得下来。如果十遍背不下来的,字数减少,减少到他十遍能够背得下来,以这个为标准。背下来之后,老师再督促他,要背一百遍、背二百遍。记忆力不错的孩子督促他背一百遍;记忆力弱些的孩子,教他念二百遍。到第二天,先把前面教的背一遍之后,然后再教新的经文。这是童蒙教学用这个方法,天天教他朗诵、教他熟记,目的在那里呢?目的是把他的妄想打掉,这个方法妙绝了,使他心地纯正,把古圣先贤这些教训统统记在心里。因为这个时候,他智慧没有开,不需要讲解,讲他也未必能理解,只是教他背,教他背诵。到十三、四岁,智慧开了,懂事了,再开讲。所以中国古时候没有中学,只有小学太学,太学就仿佛现在讲的大学。太学里面就是讲解,小时候所背的这些经论,要在太学里面做深入的研究探讨、讲解辩论,所以读书乐!上太学有许多老师,当然每一个老师指导的学生并不很多,十个、八个,用现在话讲都是小班制。老师带着学生去旅游,游山玩水,走到那个地方讲到那个地方,一面走着一面就是研究探讨,不需要带书,参考书都不要。老师背过的,说到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大家都知道,都背得滚瓜烂熟,那里还要带书,还要带什么参考书,都不必要。一面旅游就一面讲解,因为典籍里面有很多关于历史、地理,所以在旅游当中,真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就是考察,成就后得智,后得智是无所不知,这是真实的学问。所以他那里会有时间去打妄想呢?这叫真正的学问,真实的智慧,这才叫用无限宽阔温暖的一颗爱心,去爱学生。


       教师是山,学生是水,水总会绕着山走。教师是山,智慧是水,智慧映照山的巍峨。山水相依,山重水复,每个人既是学生又是先生,既是先生更是学生。心之蒙昧如山下的荒草,也许没有没有穷尽的时候,所以开启蒙昧是我们人类永久性的任务。


       传统蒙养教育思想,剔除其中某些糟粕,对于我们今天的未成年人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仍有一定的启迪意义。首先,蒙以养正、德教为先的教育理念启示我们在未成年人德育中应注重早教固本。蒙养教育是人生的最初教育,是培养公民品德的“雏形”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孩子,能否受到家庭(当然也包括托儿所、幼儿园)的正确道德观的教育、熏陶,对奠定我们社会所要求的公民道德素质基础极为必要。例如陶行知先生就认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重视品德教育从母亲开始、从人生的最初开始,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如果抓住这一阶段的有利时机,对孩子进行“养正”的教育,就能为以后优良道德品质的“成型”打下扎实的根基。其次,注重养成的思想启迪我们在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中始终坚持教化与践行的统一。儿童天真纯朴,求知欲旺,可塑性强,但思维能力较弱,知识较少,因而品德蒙养教育决不宜简单地向孩子灌输大道理,而要将“大道理”化为“小道理”并与“生活”相结合,坚持教、学、做合一,从行为的养成着眼,从生活常规、日常小事入手,进行指导,逐渐反复强化,形成习惯,进而促成孩子良好品德“雏形”的建构。此外,在对未成年子女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家长更要言传身教并施,注重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训导、激励孩子。再次,重视社会环境、人际交往对儿童品德形成影响的思想启示我们,应充分注意环境对未成年人道德形成的作用,极力营造有利于他们品德塑造的社会环境。当今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环境要比古人复杂得多,社会风尚、现代传媒、法制环境,以及接受成年人示范、熏染的人际关系环境等,对儿童品德培养的影响作用日渐增大,因而更应该在少年儿童的教育中增强德育环境意识,加大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亦即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力度,注意将加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与整个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倡导成年公民增强责任意识,自觉以身立教,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此外,古人提倡的“易子而教”,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克服孩子对家庭、父母的依赖性,培养独立性;二是可以培养孩子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自信心;三是还可以克服由于长期在一个家庭中生活,难以完全避免的家庭生活习惯和家庭教育上的局限性,以扬别的家庭之“长”,补自己家庭之“短”。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