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喜欢中式庭院,那一定要用砖雕,便宜又大气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19-10-16 09:18 回复:0 关注量:522

      砖雕,指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中国砖雕,历经千年表现手法的发展,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表现手法催生出风格迥异的砖雕流派,南方地区砖雕艺术最重要的代表首推——苏州砖雕。


     精美的苏州园林是中国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砖雕门楼。没有哪个园林没有砖雕,如果说苏州园林艺术是一本书的话,那么砖雕门楼就是它的扉页。


     网师园:被誉为“苏州园林第一门楼”的网师园万卷堂前的砖雕门楼,刻有“藻耀高翔”四个大字。万卷堂本是园主的藏书楼,万卷琳琅,致多善本,几案精严,庋置清雅。楼内书卷气藏而不露,园主风雅盘踞不出。“藻耀高翔”虽有自诩之意,但也与其身份和地位是一致的,更和书楼的环境相一致。


      耦园:耦园共有三进门楼,“平原小隐”,含蓄而不外露,“诗酒联欢”,品酒作诗,尽享山水田园的乐趣。


      艺圃:艺圃的砖雕门楼额题为“刚健中正”,可谓浩然正气,这在充满书卷气的苏州古典园林中仅此所见,亦与特定的历史有关,也是文氏兄弟品格的写照。


苏州砖雕的前世

       明清两朝,苏州砖雕发展兴盛,成为吴地建筑范式的典范体现。而砖雕门楼更是成为整个建筑的“点睛”之笔,除了集“诗、书、画、雕、刻”为一体,用料考究,刻制工艺精湛,造型极尽生动有致。


      更值得一提的是苏州砖雕楼字碑大都是名人题字,精美的书法和典雅的砖雕往往相得益彰,使苏州砖雕更添了几分浓厚的书卷气。


      苏州古建砖雕之所以在明清时期兴盛一时,与其特定的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和地理位置息息相关。在苏州,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清代的钱泳曾在《履园丛话》中说,“大厅前必有门楼,砖上雕刻人马戏文,玲珑剔透。”


       苏州经济上的繁荣为大兴土木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水路通达,商贾辐轴,自晚明开始,苏州成为全国的商业中心。


       苏州文人的隐逸情结为园林山水的兴盛提供了一个文化基石,一些世俗文人往往采取隐居的方式遁世。从文人园记之中,就能看到将园林作为心灵寄托的风尚。这些文化品位也决定了吴地的建筑、庭院及其中的雕刻的特点,宅院的风格。


       此外,古代建筑装饰雕刻的取材,大多来自砖、木、石,但是,石质太重,而木质无法长期承受江南气候的潮湿,于是,砖,成了不二的选择。


       灰色调的砖与江南建筑粉墙黛瓦的主体色意外的合拍,其次,江南土质细腻,十分适合制砖,陆慕的御窑金砖更是名声大噪。“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品质,使得苏州地区的砖深受砖雕匠人的偏爱。


苏州砖雕的今生


       战火洗礼、年代动荡,近百年来,苏州砖雕似乎都成为了“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大家闺秀。


       而辉煌毕竟属于过去,今天的苏州砖雕,却在悄无声息之中,慢慢焕发出新的光彩。


      与明清时期的苏州砖雕相比,苏州砖雕的文化发生了变化。


       古代的苏州砖雕迎合的是古代文人和士族“隐逸”的需要,他们不与世相争,追求低调的生活,体现的是“仕隐”文化。而今天苏州砖雕,迎合的人群是更加自信,带有着成功人士对生活的感受。从前,在山西砖雕、安徽砖雕中才会大量使用的大型照壁、立体墙雕刻,甚至是满雕的形式,如今也会在苏州出现,大量运用把砖雕门楼放在门楼的外侧而不是背面。


       如今的苏州砖雕,随着时代的变化,出现了更多的创新。门楼、花窗、地砖、瓦当,甚至水沟边沿、台阶收边,砖雕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其雕刻的内容趋于化繁为简,适应着新居住生活的体验。


       你家的庭院,愿意用上砖雕吗?

我们接触了许多选择中式风格庭院的客户,然而,选择采用砖雕元素的,也是寥寥。


      我们发现,许多人拒绝砖雕,其实并不是无法欣赏砖雕艺术的美,而是对于砖雕有着刻板的印象——厚重、老气。然而,当庭院竣工,实景呈现在眼前时,你会发现,现实与想象想去甚远!!!下面,小编带你去看看,在自家庭院的砖雕,能美成什么样子~


      轻灵、雅致、内蕴悠长,当砖雕与庭院配合着庭院小景出现在眼前,无法再想起当初拒绝它的理由!

若有一方庭院,没有砖雕是遗憾的!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