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木雕 常德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19-10-21 09:25 回复:0 关注量:840

桃源木雕的起源


       走进大河茶馆,精美的沅州石雕让人惊艳,各种文玩叫人目不暇接,而最让人叹服的是桃源木雕。茶馆包房内,摆放着几张桃源木雕作品:大件如床、柜、洗脸架等,小件如礼盒、酒坛盖、太师椅等。其中,一架潇湘八景拔步床,保存完好,雕功精致,在灯光照射下,镏金的大床金光闪闪,一派富丽景象。细看之下,一张床仿佛一个世界,床罩檐雕刻潇湘八景,山水舟桥之上,人来人往,渔人樵夫、隐士书生幽聚于此,烟雨,沅江,一派江南风光,令人神往。迎面两只凤凰展翅欲飞,那张开的翅膀、低垂的头颅,栩栩如生。而盛开的向日葵里,紧密排列的瓜籽,寓意为期待主人多子多福。床顶边,造型各异的鹤,随处舞动的松叶,合二为一便成了一句祝福语:“松鹤延年”。扶手雕成了小巧的寿桃,床脚边的主板上雕刻的刀马人物生动饱满,奔跑中的马,飞扬的战旗,把勇士征战沙场的场景刻画得荡气回肠,厮杀之声犹在耳畔。触摸这张两米多高的床,不能不惊叹桃源木雕的神奇之美。如此精美的桃源木雕大床,茶馆收藏了近30张,加上桃花源百床博物馆李安华女士收藏的100多张桃源木雕床,两者完整地展现了桃源木雕的魅力。


      桃源木雕在业内又称“桃源工”。“桃源工”是集与建筑、家居、文化交往有关的石雕、木雕、刺绣、玉石雕等手工艺的简称,木雕只是其中一种。为何桃源木雕作品如此细腻精美?专家们认为,沅水上游的桃源县,这个因陶渊明而扬名的世外桃源之地,有着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自古便是常德古城的“物流中心”。“桃源工”的形成,还有一个独特的历史渊源,自唐以来,常德就是藩府之地,据史载,明孝宗弘治四年,明宪宗第十二子封王于常德,为修建王府,调集京城大批能工巧匠来常,也带来了豪华精湛的宫廷技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与本地质朴大气的民间工艺相融合,便形成了精美细致与粗犷质朴相结合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手工艺,后人称之为“桃源工”。桃源山区丰富的木材资源为能工巧匠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材料,加以民间对木质雕刻家具的需求,桃源木雕便成了“桃源工”的一朵奇葩。论者认为,桃源木雕的艺术成就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艺术价值的挖掘研究还有着广阔的空间。


        岁月流逝,大浪淘沙。桃源木雕所依附的建筑、家具用品等目前已所剩无几,存量少而愈显珍贵,使其成为常德市民间收藏之热门。


桃源木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桃源木雕雕刻的主要内容包括风景、花鸟、人物、故事等,犹以表现喜庆、吉祥的牡丹、梅花、松树、喜鹊、笑佛等居多。如喜鹊从上往下飞,寓意为喜从天降;而猴子偷桃,则有封侯的意思。也有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如郭子仪拜寿、秦观夜访苏小妹、踏雪寻梅以及三国中许多为世人津津乐道的故事,都在木雕中有所表现。这些雕刻人物生动饱满,故事情节刻画入木三分。而桃源木雕中的小件物品,如太师椅、梳妆镜、抬酒篓等,雕工虽不太多,但其精致程度也不一般。有的刻画梅花,仿佛那花儿还在枝头颤动;有的雕些瓜果,竟宛如真物,叫人叹为观止。大河茶馆收藏的桃源木雕作品有上千件,其中一件刚上架展示的木雕作品:雁顶荷花食盘,一只大雁收拢翅膀,头向上仰,嘴尖顶着木盘,盘上雕刻着盛开的荷花;黑色食盘不大,做工却十分精致。有趣的是,大雁张开的双脚却踩在一条盘着的大蛇上,蛇身的暗红色花纹清晰可见,蛇头用力向上,像是在用力挣脱大雁的摆布,整个食盘细腻而光泽感极好。


       在艺术风格上,桃源木雕和闻名于世的中国“四大名雕”——浙江东阳雕、福建雕、安徽雕、山西雕相比,“四大名雕”无非细腻以至繁复,真实以至毫发毕现,场面浩大以至堆砌,髤饰精美以至金碧辉煌。唯桃源木雕继承了汉代砖雕的艺术精髓,大气中不失细腻,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以少胜多”的理论,造型夸张而不空洞,线条简练而不简单,其山水,稍加点缀则意境深远;其人物,纵横几刀则神情兼备;其花鸟,略施刻画则生动饱满。桃源木雕虽与起源于19世纪西方毕加索等人创造的“立体画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作品问世却要早几百年。从雕工技艺上讲,雕花床上运用了圆雕、浮雕、透雕、镂空雕等上百种刀法技艺,每种刀法运用娴熟圆通,每一处都恰到好处。


       曾在常德博物馆展出的雕花床中,有一张被称为“螺丝转顶”的清代108人物拔步千工床,面积13平方米,据说当时为雕刻这张床,一帮工匠足足干了3年多。此床共雕刻了106个人物,古时以108为吉祥数字,加上一对夫妻睡在床上,刚巧凑足108,吉祥如意圆圆满满寓在其中了。这张床雕刻可谓巧夺天工,五层牙子图案造型没有一处重复。其中有《乾隆下江南》之浩大场景,文官儒雅武官威仪,刀马人物各具神韵;有春花夏荷秋菊冬梅,有闻歌而舞的飘然仙女,有耕作田垄的勤劳农人,有嬉笑逗乐的金童玉女;还有种种动物瑞兽植物花果——隔门左有摇钱树右是大花瓶,寓意富贵平安,滴水层层繁花似锦,摸门凤凰展翅,集板花鸟成趣,眼光所及无一处不让人称奇。


      木雕作品中还有一道重要工序就是上漆,漆上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整个作品的视觉效果和保存年限。上漆时要讲究“引光”、“退光”和“磨光”。桃花源桃花观中的一只木鱼,敲打了20年还和新的一样,而且越磨越亮,乃上漆手艺的杰作。


桃源木雕的传承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岳麓书院的“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两块御赐匾额面临年久损毁的危险,当时负责岳麓书院修复与研究工作的杨慎初老教授,选遍了全国的名家大师,最终选中了朱文安及其弟子为匾额进行修复。朱文安,桃源佘家坪人,是我国著名根艺雕刻家、清代宫廷雕刻传人,号称“中南第一刀”。朱文安过世后,其子朱德元,继承了父亲的神刀。


      “文革”中,桃源木雕的内容都被打成“封资修”,雕刻品毁坏殆尽,手艺几乎失传,说起来殊为痛心。面对“桃源工”技艺日渐衰落,常德的有识之士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了抢救性的民间收藏桃源木雕及“桃源工”的其它艺术品,并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原常德市九龙宫廷木雕研究制作中心负责人张雪翔,是一位对桃源木雕有着特别感情的人。自从在湖南教育学院读书,在岳麓山结识了正在修复御赐匾额的朱文安后,他后半生的人生道路就随之改变了。1996年,42岁的他以“保护桃源木雕”为由申请退休并获得特批,随后将朱文安等一大批“桃源工”的传人拢入他创办的“宫廷木雕研究制作中心”。而今,30多名出自该中心的能工巧匠,活跃在常德、湖南乃至全国各地。


       在春申阁上的“鸿林坊”,也有桃源木雕的影子。“鸿林坊”的产品陈列室,摆满了竹制的雕花笔筒、古朴的登山杖、桃木剑、活灵活现的青蛙、猫头鹰。而雕花樟木箱子,则是他们的主打产品,销路很好。“鸿林坊”大胆创新,采用手工雕刻、机械雕刻、激光雕刻等技术开发生产的仿古竹简、木牌、木牍、木雕工艺字画等一系列高档工艺礼品,在选用题材上,融汇了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其仿古性、高雅性、独特性,在木雕工艺品中独树一帜。这些漂亮可爱兼具装饰和实用性的工艺品,深受人们的青睐。


     “鸿林坊”馆主周业君介绍,他们已在城郊征了一块地,准备打造木(竹)雕文化产业园。


     不仅本地人看准了桃源木雕的巨大市场,外地有识之士早就利用“桃源木雕”进行创业了。重庆市酉阳县钟多镇花园村,有一武陵山区驰名的木雕作坊,打的就是“桃源木雕”的牌子。两位雕刻师蒋仕和喻敏,不仅从事古典家具的雕刻,还进行根雕。其根雕作品妙趣天成,古典家具根据客户不同的要求量身订做,款式和设计上不断创新,融汇了东阳木雕、潮州木雕以及土家族传统手工艺,以满足客户不同层次的需求和审美艺术。主要特点是采用木架构造形式,形成别具一格的形体特征,造型简洁、秀丽、朴素,并强调家具的形体线条形象,体现明快、清新的艺术风格。同时,充分发挥了硬木的色泽和纹理之美,不事雕琢,讲究线条优美,在不影响整体效果的前提下,只是在局部作小面积的雕饰。这究竟还是不是“桃源木雕”,外人很难分辨,但他们借用“桃源木雕”的名气,应该是我们的自豪,也看出“桃源木雕”的影响力。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