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干栏民居建筑逐渐被汉化,以后会消失吗?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20-02-27 10:58 回复:0 关注量:502

       干栏式建筑,即干栏巢居,是远古时代的人群,特别是南方百越部落的建筑风  ,即是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考古发现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古时流行于南方百越部落的居住区。这种建筑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


       云南呢,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各个民族有各个民族的特色,建筑风格也颇有不同。景颇族和傣族的民居多以竹楼为主,这种建筑称为“干栏式”建筑,主要用竹子建成,是傣族和景颇族的主要建筑。由于建筑楼的地区属于平坝,长期雨量充沛,容易引发洪水,所以竹楼的底层悬空于地面。竹楼通体都留有竹子的缝隙,所以通风效果好,冬暖夏凉,即使遭遇大雨时,也能从竹子的缝隙中顺利的排出去。夏天住在这样的竹楼中,吹着阵阵凉爽的风,闻着竹子散发出来的淡淡清香,走路时听着竹楼发出竹子嘎吱嘎吱的声音,再多的烦恼也烟消云散。



       这么好看又实用的建筑,是云南众多独特风格建筑中一个亮眼的存在,虽然干栏居民建筑在有的地方会逐渐改变,变成现代的建筑。但是,少数民族的干栏居民建筑是不会消失的。建筑分布的地方广泛、丰富,功能性和实用性很强,而且又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居住地方。而且这种建筑是原生态的,云南炎热多雨潮湿,竹子生长茂盛,干栏式建筑的用材主要是竹子,所以取材也会非常的方便。


综上所述,云南少数民族干栏民居建筑逐是独一无二的瑰宝,有很高的实用性,也非常具有民族历史文化价值,是云南历史文化的遗产,我国和当地政府都非常的重视和保护。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