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的优点是什么?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20-05-14 11:43 回复:0 关注量:475

  1.“德教”与“修身”合一

  中国古代的教育以“德教”为主。许多思想家、教育家认为,“德教”的关键在于启示人们内心的“了悟”、“自觉”与“修养”,“德教”的目的的实现,必须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坚持“德教”与“修身”合一,这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一大特点。

  “德教”是外在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对人的教育、熏化与影响,而“修身”是重视主体内在的道德理性自觉,进行自我品行的冶炼。把“德教”与“修身”过程结合起来,突出了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自觉性要求,有益于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道德教育落到实处。儒家十分重视把“德教”与“修身”统一起来的意义,提出了一套在道德教育中,促进人们“修身”、“养心’的方法。孔子倡导“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孟子提倡“养性”,扩充内心的“善端’。《大学》则进一步认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在于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麦是皆为修身为本。”而“修身”之道,又在于“正心”,“诚意”,“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所谓“正心”即调节自己的道德情感,好善惩恶,端正认识,所谓诚意,即在主观意志中趋善避恶,对仁义道德真诚信服,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贯彻自己的善良意志。“正心”、“诚意”是“修身”的重要方法。坚持“德教”与“修身”的统一,是儒家道德教育论的一贯主张。道家尽管对道德与道德教育有与儒家不同的观点,但也强调把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与“修德”一致起来,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经》第五十四章)把修身的过程,看作是一个道德提高与普及的过程,这是很有见解的。如果把“德教”与“修身”割裂开来,道德只是口号、教条,不能改善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品德,“德教”是虚浮的。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强调“德教”与“修身”合一,是一种面向道德生活实际的优良传统。

    2.“知道”与“躬行”合一

  “知道”是指道德认识;“躬行”是指道德实践。强调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统一,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一致,“知道”与“躬行”合一,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另一个明显特点。在中国古代,“知”与“行”的问题,主要是一个道德伦理问题。汤一介先生认为:“知行合一”要求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关于人类社会的道德标准和原则的问题,或者说是人对于社会的责任问题。中国古代哲学家、教育家大多认为,“知”与“行”必须统一,否则根本谈不到“善”。“知道”与“躬行”合一,不仅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而且是道德教育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孔子认为,道德教育应当增进人的道德认识见之于道德行为实践的自觉性。只说不做,言行脱节。知而不行,只是道德虚伪,毫无实际的道德价值而言。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还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躯之不逮也。”(同上)荀子认为道德教育是要人们学习仁义道德,心中明理,表现行动,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劝学》)朱熹认为,道德上的“知”与“行”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他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朱子语类》卷九)王守仁更是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他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认为,道德上的知与行是“合一并进”的关系。“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虽然从道德认识的角度看,中国古代有些哲学家、教育家有以行代知、合行于知的缺陷,但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强调“知道”与“躬行”的合一,重视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统一,有益于激发一种道德真诚精神,有利于人们道德生活的改善。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