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的意蕴美表现在哪方面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20-09-01 09:11 回复:0 关注量:725

  苏州园林的“当代版”及其文化意蕴

  历史上的苏州因“漂亮得惊人”曾使马可·波罗叹美,苏州的私家园林更使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的委员们发出惊叹:“其艺术、自然与哲理的完美结合,创造出了惊人的美和宁静的和谐。”如今,改革开放后的苏州又悄然出现了“庭园热”,一个个庭园小区再次引来了世人艳羡的目光,而这种现代“庭园”被很多人称之为苏州古典园林的“当代版”。

  “当代版”的苏州私家园林,有宅园、山麓园、湖滨园。被誉为“当代文人造园师”的蔡廷辉是苏州国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自幼从擅长金石篆刻的父亲那里学得一手金石篆刻绝活。近年来,他倾其所有,辛苦备尝,居然构筑了两座私园,美美地过了一把园林瘾,圆了他的园林梦:位于古城区内的“翠园”,占地仅400平方米,却因具有金石篆刻艺术家鲜明的“个性”特色而颇具名气。园中陈列着园主自己历年篆刻的山水画和书法碑刻,还有吴门画派大师文徵明、唐寅、沈周和仇英的精粹山水画作和书法碑刻,园主打算将小园建成“吴门画派”的展览馆,为苏州古典园林再填空白。海外华人叶落归根,在苏州郊外购地造园也构成一种文化动向。旅美华人郑德明对中华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晚年执意要按自己的意愿在苏州营构一座园林。于是,他在苏州渔洋山下的太湖山庄买了五亩别墅用地,靠山傍湖,全权委托富有构园经验的高级建筑师沈炳春规划设计,建成了一座占地三亩、品位不俗的“悦湖园”。“悦湖园”以渔洋山为背景,外有太湖的一碧万顷,园内碧池一泓,小桥卧波,爬山廊蜿蜒,石峰嶙峋,小亭翼然假山之巅,精雅多姿。而在苏州吴江明代造园理论家计成的故里,又出现了一座“静思园”,占地七十余亩,堪称当代江南“第一私园”。园主是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中脱颖而出的私人企业家陈金根。园内山水植物、楼台亭阁、曲桥廊榭一应俱全,尤多奇石。

  可人雅洁的私家园林,同样撩拨着苏州寻常百姓的心灵,有条件的市民们也纷纷在自家的片山斗室中,小筑卧游,修成咫尺的小庭园。居住在居民楼底层的住户,将围墙内的小院子改造成小巧雅致的小庭园,在苏州形成一种时尚,使一楼房价高过了二楼。据《姑苏晚报》报道,十全街半岛小区的胡先生拥有一个面积约40平方米的长方形院子,他在院中挖了一口3平方米大小的池塘,种了一池荷花,养数尾锦鲤。两侧错落布置两座太湖石峰,倚墙栽若干树木花卉。地坪铺鹅卵石,曲径通幽,颇为雅致。养蚕里新村的顾先生家院子不足20平米,也有池有石,花木扶疏,同样绰约有姿。据苏州某园艺公司负责人估计,居民小区庭园的数量,面积在50平米以上的有200个以上。

  园林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大凡乱世毁园,盛世构园。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园林,重又在吴中大地出现,无疑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一种可喜的文化现象。以木构架建筑体系为主的我国古典园林,不可能出现巴特农神殿般的古建筑。诚如余秋雨所言,中国文化观念并不看重欧洲式的宗教意义上凝固的永恒,而更重视代代更新,追求生生不息。苏州园林的“新版本”,正好体现了园林文化精神的“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特征。

  苏州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金三角,自古就有“人间天堂”之誉。苏州古雅文明,崇文重艺,文人筑园也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文人、艺术家顾辟疆和戴所造私园。他们的小园,既无阿房宫里的脂粉气,也无金谷园中的富贵气,而是充溢着名士们的书卷气,从而开拓了士人园的新领域。今天出现的“造园热”正是对苏州传统“文脉”的继承和延续;昭示了一种新的文化导向:“先富起来的”文化人,如何追求高品位的生活质量!

  苏州大量出现的咫尺小庭园,既反映了苏州整体审美水平的提高,又反映了园林艺术走向寻常百姓家的文化趋势。追求家居环境的诗化和雅化,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的苏州雅尚。长期的文化熏陶,培养了苏州人高格调的审美习惯。今日苏州出现造园之“热”正是苏州市民整体审美水平提高的展示。

  “新版”的苏州园林,还证明了这样一个艺术规律,即一种伟大的文明想要不至于枯萎,必须既尊重传统,又能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保持自己内在的科学和人文精神之间的张力,大胆地吸收、加工和利用异质文化,从传统文化深层基础上去发掘和创新,便能够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形成新的文化价值形式。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它已经成为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了。但作为一门艺术,如果长久地踌躇不前,再伟大的艺术也要枯萎。“新版”的苏州园林,保持了苏州古典园林的建筑造型、风格、色彩,甚至有对苏州古典园林景点的直接模仿。在使用建筑材料方面,除了部分保持传统的木构架或移建古建筑外,基本上都采用了新型的建筑材料,如防水涂料、乳胶漆、钢筋混凝土、塑钢玻璃窗,就是“美人靠”也往往用水泥钢筋浇铸,做成仿木质,反映了崭新的时代特征。

  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及其文化意蕴

  摘要:苏州园林可以说是一个文人园林,它与皇家或官家园林有着明显的不同。从思想上来说苏州园林旨在表现文人的审美意趣,其中拥有耐人寻味的思想体系和诗画般的艺术风格。其中的植物配置更是博大精深.同时苏州园林也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笔者从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入手,旨在探讨其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 苏州园林;植物配置;文化意蕴

  一、苏州园林的特点

  苏州园林可以说是一个文人园林,它与皇家或官家园林有着明显的不同。从思想上来说苏州园林旨在表现文人的审美意趣,其中拥有耐人寻味的思想体系和诗画般的艺术风格。空间上虽然还是循环往复,曲折的,但也拥有了自己的特点:苏州园林的空间处理上大量运用遮,变,沿,引等手法,力求创造出一种以少胜多,迂回曲折的园林空间感。最大程度上符合“天人合一”的思想。从本质上来说苏州园林来源于自然界中的山水。但在后期通过意境的表达来突破自然俗物的束缚,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一定程度上意境决定了园林的高低优劣。而苏州园林在意境上的追求可以说是中国园林的典范,大量运用移天缩地,提炼概况,象征比喻的手法来给人一种“一拳代山,一勺代水”的感觉,使人浮想联翩。从而将游园者眼中之景与脑海中所臆想之景联系起来。使人联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1]

  二、园林植物配置的一般原则

  植物配置是运用植物结合园林中的其他素材,按照园林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进而创造各式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要。[2]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甚至于影响园林功能的发挥。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

  (1)在园林植物配置时一定要从园林所处的地域特点及其本身所需求的功能性和艺术美学追求入手,例如在苏州园林中常见的芭蕉。在南方园林中极为常见而在北方的园林中就很少出现。

  (2)由于大多数植物都有秋枯春长的特点,所以在植物配置时要充分考虑到植物四时的不同。做到四时同树不同景。例如古典园林中的漏景,对于植物的四时变化就极为在意。似乎无论是什么季节总能给人不同的意境!

  (3)植物的生命力虽然很坚毅但我们也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改变自然之手的安排,所以在植物配置时要牢记所安排的植物的不同生态习性。

  (4)中国园林讲一花一世界的意境之美,所以在日常的设计中要时刻牢记园林植物配置虽然是“以整体美来作为好坏的标准,但是细节决定成败”,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处理好植物的群相与殊相之间的关系。

  除上所述外在进行植物配置时也应当考虑到园林所处的地区,以及所处地区的人文习俗,简单的来说即是要做到具体事例具体分析不可凡事以书上所言为教条。

  三、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

  苏州园林主要由假山、水池、建筑和植物四大要素所组成。以假山、水池和建筑为园林的筋骨与血脉,以植物为灵魂。

  苏州园林面积有限,所以空间布局紧凑,迂回曲折,引人入胜,确有步移景异之趣。例如拙政园西部的“留听阁”,东侧池内栽植荷花。一到深秋天气,一池残荷,秋雨落在荷叶上,发出淅淅沥沥的雨声。引得游园者浮想联翩!正如李商隐诗句:“秋阳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所说一般。而沧浪亭土山上的古树三、五成丛,形成一片深山老林,遍地箬竹,苍古入画,以少胜多,更是十分奇妙。可以说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不是以一种单独的配景出现而是作为一种决定性的因素。可以说植物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意境的广度和宽度。

  苏州园林虽面积有限,但要求树种丰富。植物的种类包括观叶类、花草类、竹类、水面植物等几大类。这些植物首先要符合自然山林景观的需要,其次则是意境的表达!

  (1) 观叶类:松柏是山林中主要树种,所以人造的“山林”中必需象征性地种一些松柏来点缀山景,同时也可以以松柏来象征山之挺拔!其中常用的有白皮松、黑松、罗汉松、桧柏等。高大阔叶乔木在园中能构成主要风景画面,同时也可以拉伸景观的景深,竟而来配合空间上的迂回曲折。如银杏、榉、榆、枫、梧桐、垂柳等,这些乔木的叶色,季相变化相当明显,颜色丰富多采,十分悦目。同时在各个季节的变化中又可以给游园者不同的意境感受。所以在苏州园林中最为常见!

  (2) 花草类:花草是园中的重点,是人们观赏的主要对象。特别是几种传统名花,如梅花、山茶、杜鹃、牡丹、芍药、桂花、天竹、蜡梅等,常新选用,而地被植物及小灌木,则有箬竹、山竹、书带草、葱兰等,这些植物既能点缀山坡和假山、花台,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而从植物的分布结构上来讲花与草地都拥有连接空间的作用!在园林中使用花草可以最大程度的延伸地平线同时也可以掩盖地面的不足和地势的变化!

  (3) 竹类:是园林中主要树种之一,地位颇高同时用途也很广,有时作为造景的主角,有时可作“配角”,也可作为隐蔽房屋墙壁或作为障景用。竹类的主要品种有棕竹、刚竹、罗汉竹、紫竹、方竹、斑竹、孝顺竹等。而紫竹与斑竹则是苏州园林中使用的最多。

  (4) 水面植物类:苏州园林中水面面积所占比例较于其他地区的园林来说不可谓不大。而其中的植物配置又主要以荷花为主,荷花性高洁常常被用来比喻文人贤者的高洁品质,故在文人味极重的苏州园林中最为常见。

  总的来说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追循着一个简单的道理,既以自然植物为笔来描绘脑海中臆想之图,同时又不失对于自然的尊重与考量。

  四、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所隐射出的文化意蕴

  纵观苏州园林,其所包含的是一种避世归隐的思想,拥有着非常浓厚的文人气息!如同我在文章开始时所说的那样,苏州园林是一个文人园林。从植物配置上来说苏州园林常常利用一些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植物来表达文人的某种情感或追求。例如观叶类中的松柏,垂柳梧桐等。它们无不是透露着一丝文人情节,例如松柏象征文人不屈的傲骨。又如同竹子象征着文人的清高。当我们把这种想法落实到现实世界中就不难发现,确实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例如竹子可以说是沧浪亭自苏舜钦筑园以来的最为传统的植物了,同时也是沧浪亭的特色之一。现在园中植有各类竹20余种,在沧浪亭中更是有馆三间名为“翠玲珑”,四周遍植翠竹,取自“日光穿竹翠玲珑”之意而为名,绿意四周,前后芭蕉掩映,竹柏交翠,风乍起,万竿摇空,滴翠匀碧,沁人心脾。[3]而拙政园则是以荷花为特色,拙政园中的水面植物大都是采用的都是荷花。而初代的园主王献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扬荷花,想来也不过是为了表达他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品格。园林的文化有时就是园主人的文化,例如拙政园的园主人王献臣,他供职与锦衣卫,但他为人刚正不阿,立志不与其他人同流合污 。可以说正是这样的想法才使得在他在后来建造拙政园时将荷花做为园林的主题!

  五、结语

  中国古代的园林脱胎自古代的文人画或说是文人情节。不管怎么去解释都无法改变它早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但在这物质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里。传统的文化越来越少,也许传统文化不会消亡。但又有谁能说它不会被慢慢消磨,直到被我们所遗忘。笔者希望通过探讨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以及其所含有的文化意蕴,来唤起大家对于传统园林的思考,进而再现我国传统园林的自然、古韵之美,造型之独特,文化之丰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