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玩具——陀螺的由来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19-07-01 14:51 回复:0 关注量:1935

陀螺,也叫“陀罗”,是一种孩子们十分喜爱的民间传统玩具。在各式各样的电动玩具、电子玩具风靡各地之前,陀螺在我国南北城乡都可以经常见到。阳春三月,莺飞草长,河堤上的柳树儿一片嫩绿。孩子们三五成群,找一块平地,寻一席绿荫,做抽陀螺的游戏。陀螺在飞快地旋转,孩子的心在欢快地跳跃,他们一边抽打一边唱着富有韵律的儿歌:“杨柳儿活,抽陀螺!”孩子们的活泼天真,欢闹快活,有时会逗引得大人也跃跃欲试,想重温一下儿对的快乐。


陀螺虽然看上去不起眼,但其历史也十分久远。据考证,陀螺最迟在北宋时已非常流行,在宋人的绘画中已能看到陀螺和小鞭子,这说明那时的陀螺同现在的模样已差不多了。北宋末年,陀螺经朝鲜传到日本,成为日本儿重喜爱的玩具。陀螺与古代宫廷中的“妆域”游戏也十分相似。清代有人介绍“妆域”时说:“妆域者,形圆圈如璧,径四寸,以象牙为之……当背中央凸处,置铁针仅及寸,界以局,手旋之,使针卓立,转如轮也。复以袖拂,则久久不停,逾局者有罚。相传为前代宫人角胜之戏,如宋人所谓千千也,此皆陀罗之类。”妆域用手旋转,其形状就像现在孩子们玩的“捻捻转儿”。“捻捻转”是一个木制、纸制或塑料的圆片,中央贯轴,用手使劲一捻,使之旋转,可在桌子上玩,也可在平滑的地面上玩,不用鞭抽。宫人用衣袖拂妆域,使其不停,这很可能就是后来用以抽陀螺的小鞭子的萌芽。到明末,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介绍的陀螺,就同现在的样子没什么两样了。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