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分类
排序
 
  • 成语迷惑大赏——十个不像成语的成语
    成语迷惑大赏——十个不像成语的成语
    • “喝西北风”“加减乘除”是成语吗?答案是肯定的!这些“奇奇怪怪”“不太正经”的成语,不仅迷惑了网友还“骗到了”央视主持人。一起来看看那些不像成语的成语背后,都有怎样的故事吧。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0-08-27 11:50  关注量:8779
  • 古代科举考试 揭秘古人是怎么考试的
    古代科举考试 揭秘古人是怎么考试的
    • 自古以来,不论哪个朝代,对于人才都是大力培养重视的。中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史,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对世界文明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科举制度所流传下来的部分优秀的措施,至今仍然被我国和世界各国所沿用和发展。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0-08-19 13:52  关注量:9137
  • 客家匾额——客家文化的活化石!
    客家匾额——客家文化的活化石!
    • 匾额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常见的装饰物,一般悬挂在门楣与檐顶之间,亦常见于厅堂之上,或见于亭台水榭,功能不尽相同,反映了建筑的名称和性质,是人们用来表达喜好、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形式。可以说,匾额是中国古典文化一个灵动的缩影,是建筑物的灵魂和眼睛。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0-08-16 10:10  关注量:9002
  • 打马球为何在唐宋元是兴盛一时的活动,在明朝却走向衰落
    打马球为何在唐宋元是兴盛一时的活动,在明朝却走向衰落
    • 在中国最繁荣的三个朝代唐宋元,有一种名叫“马球”的马上曲棍球运动风靡一时。唐朝,十八位皇帝都是马球狂热粉丝。宋朝,《宋史·礼志》载:“打球本军戏”。元朝,打马球作为一种日常活动甚至被写入了藩属国高丽的汉语教科书《朴氏通谚解》。到了明朝,马球渐渐衰…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0-08-15 11:22  关注量:9027
  • 左江右湖,龙飞凤舞——这里是“古杭州政治中心遗址群落”
    左江右湖,龙飞凤舞——这里是“古杭州政治中心遗址群落”
    • 继良渚申遗成功之后,杭州市对南宋皇城和钱塘江古海塘的综合保护与利用工作正在推进之中。与之相关的规划与培训,正在展开。杭州,不仅有西湖,还有龙飞凤舞的群山;杭州,岂止是南宋,还有“不以私利护天下,纳土归宋济苍生”的吴越钱鏐。对于南宋皇城遗址的综合保…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0-08-13 11:08  关注量:8914
  • 浅谈满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满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满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最早可追溯到七千多年前的素慎新开流文化与茶啊冲时期。自1635年皇太极定名“满洲族”至今也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满族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也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0-08-12 09:35  关注量:10491
  • 故宫600年:在中国与世界之间!
    故宫600年:在中国与世界之间!
    • 对于几个世纪前的外国人来说,进入古老的东方帝国——中国的宫廷甚至面见皇帝,是一件相当不易的事情。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一到中国,就将此作为自己最大的目标。在中国生活了接近二十年后,他才终于得到机会,一睹紫禁城真容。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0-08-10 10:43  关注量:9056
  • 叶落惊秋——​看古代各个朝代的立秋
    叶落惊秋——​看古代各个朝代的立秋
    • 今日立秋,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1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0-08-07 11:33  关注量:9206
  • 古代瓷器纹饰的寓意你知道吗?
    古代瓷器纹饰的寓意你知道吗?
    • 早在新石器时代,图案花纹就被运用在了陶瓷的装饰上,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人们在陶瓷上装饰了许许多多的图案花纹,以体现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在这些图案中不仅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也传承了人们对吉祥的期盼,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0-08-07 09:42  关注量:9112
  • 湖北“皮影王”:坚守42年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湖北“皮影王”:坚守42年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 1949年生于“湖北皮影艺术之乡”孝感市云梦县的秦礼刚是国际木偶联会会员、皮影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978年开始从事皮影艺术事业。此后,他每年表演364场,累计演出15000余场,被戏迷们称为“皮影王”。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0-08-06 13:24  关注量:8837
  • 专家带您读懂中国文物保护原则的演变与发展
    专家带您读懂中国文物保护原则的演变与发展
    • 在我国早期的文物保护法规中,提到了文物保护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保存现状,二是恢复原状。对于古建筑而言,恢复原状在我国很受重视,在日本、韩国也很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这是东亚地区对于修复的共识。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0-08-06 10:44  关注量:9154
  • 细说客家姓氏文化与门楣精神
    细说客家姓氏文化与门楣精神
    • 门匾起源于汉魏时期的“门第阀阅”,本是达官显贵用来标榜门户的功状,东晋以后,却被衣冠南渡的客家先民带到南方,演变为一种崇尚祖训、铭记历史、注重家教、爱惜名节的文化,历经千百年,在明朝中叶基本定型为今天这种在住房、祠堂门额上设置门匾的习俗。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0-08-04 10:10  关注量:10993
  • 彩绘浮雕上的民族艺术——彩绘散乐浮雕
    彩绘浮雕上的民族艺术——彩绘散乐浮雕
    • 彩绘散乐浮雕表现的是乐队吹奏表演的热闹场面。除有1名乐队指挥及2名队前导引外,12名女子演奏者分为前后两排,所持乐器有箜篌、筝、琵琶、拍板、座鼓、笙、方响、筚篥、横笛等。人物丰满圆润,表情生动,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0-07-31 13:06  关注量:9830
  • 文物数字化的意义以及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文物数字化的意义以及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 文物数字化是对文物进行全息记录和转化的工作,一可抢救性记录保全文物全面信息,实施文物的数字化信息保护,为永续的文物保护研究夯实基础,二可实现文物资源由物质资源向数字资源的转化,使其成为数字时代可不断增值永续发掘转化利用的文化资源基础。文物数字化建…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0-07-30 10:59  关注量:10480
  • 浅谈苗族舞蹈芦笙舞的特点
    浅谈苗族舞蹈芦笙舞的特点
    • 芦笙舞,又名“踩芦笙”、“踩歌堂”等,因用芦笙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它流布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等地的苗、侗、布依、水、仡佬、壮、瑶等民族聚居区,是南方少数民族最喜爱、分布最广泛的一种民间舞蹈。从已出土的西汉铜芦笙乐舞俑分析,芦笙舞至少已…
    • 【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0-07-30 10:16  关注量:10573
 
最新头条推荐
今日搜索排行
 
本周搜索排行
 
本月搜索排行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