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基建与产业数字化转型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0-12-31 09:29:39  来源:工业互联网观察
核心提示:随着经济发展,数字化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在数字经济中新基建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

  随着经济发展,数字化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在数字经济中新基建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


  一、新基建是“十四五”期间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石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时代


  自1995年中国进入互联网商用起,城市规划和城市泛智能化开始逐步开放系统、构建系统,并进入到商业的各个领域。截至目前,智慧城市的核心基础已基本形成。现在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进入新时代。未来15-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仍将保持较高速度,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在1200万左右,这将对城市各类资源的承载力提出更高要求。


  进入城镇化后半段,城镇化发展要规模和效率并重,做到水平和质量双提升。后城镇化的特点有三。首先,后城镇化正进入大城市向大都市发展的新阶段,大都市圈、城市群将成为主要发展载体。其次,后城镇化正从空间的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转变。最后,后城镇化是城市化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数字化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



  (二)5G时代新基建的“软”实力


  基础设施的特征分为先行和基础性、非贸易性、长建设周期、整体性与复杂协调性以及公共产品。其中软性的公共产品是我们过去所不具备的,却对新基建来说十分重要。如Tiktok,一个被海内外亿万人使用的APP,这就是公共产品,是“软”性产品。过去我们重“硬”实力不重“软”实力,重建设不重管理,而现在这类软性科技已经成为新基建里非常重要的一环。


  (三)共振老龄化社会,强调人机交互


  人口变化使人们更加关注老龄化人口,在经济转型和发展过程中,想让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持续为人类服务,就要真正做到人机互动,共振老龄化社会。未来,数字经济的核心技术将引领城市的变化和发展,数字经济变革的力量ICOT将成为城市的新生命线。其中,IT和CT统称为ICT,以通讯技术、光纤、卫星为主;DT主要是数字科技,即传统意义上的大数据;OT是运营科技,也就是传统产业的概念。现在的5G,特别是5G+与传统产业融合构成了发展的全要素。在此过程中,将会产生三个变革。第一,新一代产业的变革将突飞猛进;第二,传统企业吸收新技术、发生大变化;最后,消费者生活将越发数字化。


  因此如何把实用性、场景性跟现代经济挂上钩,在区域性上作出差异化的发展就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科技愿景与演变是有一个过程的。从最早的劳动力到人才建设,从人才建设到人才培养,从人才培养到数字人才经济......这其中的演变显示出科技与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新基建的七大热点领域是数据生产要素,以两点为例。


  第一,七大热点领域是一个三层结构,底层是5G、5G+与所有数据采集和传输相关的内容,这层统称为数据采集层。底层之上是以工业互联网为主的工业集中应用层,是新基建的核心点。工业集中应用层可以理解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操作系统,可以给工业集成带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第二,新基建建设意义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科技以人为本。技术以人为本,技术以科技为人类创造它的服务。消费端的消费者希望多元化,制造端的企业则希望柔性化。对于企业来讲,只有做到全渠道的数字化、拥有全面触点才能了解到用户的需求。在新基建核心过程中,作为核心的基础通讯建设的5G能够让我们在未来实现全面触点。



  二、新基建新相关技术的发展、应用与转型


  (一)新基建的新技术


  1、人工智能


  从1956年到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7到8个阶段,但目前其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近几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得到了全球各个政府的关注和支持。


  未来人工智能的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单点单项垂直在某一个领域的弱人工智能发展至强人工智能。在此阶段中,人工智能将有可能实现与人等同的智能水平;第二阶段,从强人工智能发展至超人工智能。在此阶段中,人工智能要么能帮助人类永生,要么就是让人类走向灭亡。


  人工智能的新基建过程分为三层。第一层叫算力层,如基础芯片、人工智能芯片,知识库、技能库、行为库、物联网等;第二层叫算法层,包括图像识别、生物特征、语音语义等;第三层是应用层,即生命、生产和生活。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分区域。人工智能的基础建设和芯片制造主要集中在北京和深圳,而人工智能的应用点则会在中部城市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已愈发明显。


  2、区块链


  很多人对于区块链的理解还没有完全脱离于比特币,但是区块链的作用会远远超过它。区块链改变了传递方式,也就是生产关系问题。硅芯片和量子计算等大多数技术的核心点是为了突破生产力,而区块链则是改变生产关系的底层技术之一。但区块链不是一个完整的、一个孤立的技术,它需要与很多技术相结合来使用。比如说,我们使用工业互联网、工业物联网验证技术来确保Block中的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3、云计算和大数据


  中国的云计算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技术的应用、核心技术的开发等环节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大数据的两类三性,两类指数据的来源,机器自动产生的数据和人本身的轨迹数据。三性指数据的来源性、关系和质量等。过去人们凭经验做事情,在大数据兴起之后,人们通过归类和分析,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归纳起来,形成新的流程和新的方式方法,通过数字提升所想要表达的内容,使其更具代表性,因此在新基建过程中,尤其是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大数据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4、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一个存储和分析数据的场所,需要匹配高能量、大量的存储和计算设备。它与新基建密不可分,跟土地、能源和能耗都有关联。在大量的产业开始数字化转型后,我们对于数据中心的需求开始指数性的向上增长。


  5、机器人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不同,人工智能多数是拟人,而机器人的作用是要补足人的不足,我们不能一想到人工智能就直接链接到机器人。例如在老龄化的医疗器械方面,通过使用机器人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部分。


  6、远程操控


  在疫情期间,远程教育、AR/VR虚拟化以及交互推动得到了飞速发展。



  (二)新基建应用的新场景


  1、电子政务


  一网通办已经成为国家电子政务服务新范式。一网通办不是简单的把所有数据都堆到一个平台上,而是通过数据和服务能够提升我们办理业务的效率,从而真正解决老百姓的问题。同时,一网通办也面临很大的挑战,一是因为它涉及后台数据的真实可信度,二是数据的运用要跨层、跨级、跨部门。这其中也有新技术。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区块链,把认证、授证的可信信息进行区块的封装之后,就可以跨越过去类似于信息孤岛的结构。


  2、溯源产业


  由于老百姓对于食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监管技术也要随之发展。在监管领域里,溯源可能是未来非常有代表性的产业之一。溯源产业本身大量应用了物联网,再加上区块链,这将成为一个非常有新基建特色的应用点。


  3、文创产业


  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创。随着自媒体遍布全网,我们对原创作品的保护能力越来越差。在新基建过程中,利用区块链、大数据分析,我们就可以实现版权的保护和确认。因此可以说新基建给文创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变化。


  4、城市应急管理


  以前我们做不到的城市应急相应,现在通过移动互联汇聚更多信息就可以做到,同时还能让城市变得更加智能。


  5、工业互联网


  现在全球都在做工业互联网,其核心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工业互联网的平台会给中小企业带来福音;第二,工业互联网会给大企业带来创造平台、与中小企业融合发展的机会。这里面牵扯到数据驱动下的一个万物互联,它能通过新基建的软性部分让组织和生产拥有新生机和新变化。


  (三)新基建的新架构


  1、所有跟新基建相关的技术,其关联无非是从算力、算法、平台、智能平台到应用,在产业政策、产业引导、产业保护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详细了解地区的产业发展情况,在小范围中如何跟大范围做匹配。


  2、全要素、全价值链和全产业链。从产业链这个角度,我们要关注的是空间和金融。过去的供应链通过数字的人、机、料、法、环,已经对新供应链产生了很多变化,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新基建的角度去了解更多详情。


  3、核心架构的变化。未来企业的重点是在于运营。数字化转型不是每个产业都转得了的。其次,每个产业转型所产生的后果不同。每一家企业不同,他们的文化也不同,每个企业所在的地域也不同。一方水养育一方人,因此未来企业的关键还是在于运营,可以通过工业物联网、资产性能管理、环境健康和安全、企业质量管理、信息化服务、制造运营管理这六个元素来发展卓越的数字运营。


  价值链的全域三驾车。数字化是基础、价值是支柱、系统性是保障。数据需要存储,需要保存,需要计算,需要传输,需要5G;我们需要云计算,需要大量的采集,需要工业物联网,因此数字化本身是整个技术的核心。

 

本文标题: 浅谈新基建与产业数字化转型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004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