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甘肃省博物馆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藏品资源和文物保护、研究、展示的平台与基础,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强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的展示传播,清晰、全面呈现中华文明起源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不断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发挥以史育人的作用。
提升研究水平,加强成果转化。对藏品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是不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探寻古代历史和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博物馆陈列展示、文化传播、社会教育工作以及提高干部业务素质的关键。甘肃省博物馆将继续坚持“学术立馆”的理念,深入开展学术研究。
充分发挥学委会在业务建设、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成立年轻干部学习兴趣小组、举办学术讲座、申报课题、召开全国或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参加研讨会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同时,加强对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鼓励全馆专业技术人员提高研究性文章的质量与水平。加大对重点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学术创新能力,树立严谨的科研态度。
提高展示水平,着力挖掘阐释。近年来,随着公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对博物馆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博物馆阐释、传播和弘扬历史文化的途径更加多元、地域空间不断扩展,对公众的社会教育作用日益突出。甘肃省博物馆将不断提升陈展水平,借助展厅扩建项目增加精品基本陈列,整合资源并向外推出优质原创性展览,引进国内外高规格、高品质展览。
同时,继续做好文化扶贫、文化爱民惠民工作,通过“流动展览”走进老、少、边、穷地区,部队和基层单位。以完备的馆校合作机制为基础,持续开展对未成年人和大学生的课外教育,充分发挥博物馆“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
运用科技成果,推进藏品保护。藏品是博物馆开展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业务工作的物质基础,藏品保护也是博物馆安全工作的重点。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三大文物保护实验室之一,长期以来在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们将在做好藏品征集和管理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文物科技保护力度,加强与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合作交流,开展馆藏各类文物的抢救性和预防性保护研究。以智慧博物馆建设为契机,不断推进博物馆与科技融合发展,实现馆藏资源数字化保护、展示与管理体系,推动博物馆事业的现代化发展。
着眼人才建设,发展文博事业。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逐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人才队伍素质。通过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人才招录和引进机制吸引优秀青年人才及业务骨干。加强与国内外文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制定并实施系统性的人才培养计划。
抓好学术梯队和优秀中青年队伍的建设,积极争取申报国家级社科项目和省级科学技术与学术研究课题,以课题项目带动和培养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完善与工作实效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作用充分发挥的良好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