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辽宁省阜新市政协、民族文化宫联合主办的“墨香遗珍——北京木刻版蒙古文藏文古籍珍品展”9日在民族文化宫开幕。
展览展出了阜新市政协文史馆馆藏蒙藏文古籍文献60余部,其中不少是孤本或流传稀少、具有重要版本价值的珍贵典籍,还有阜新地方文化、人文景观、方志、民俗方面的图书近70册。
北京是中国历史上几个朝代的政治文化中心,随着元大都的建立,成为蒙古族人才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元皇庆元年(1312),在北京白塔寺木刻刊行的蒙古文古籍《入菩提行经注释》被认为是蒙古人出版的第一本书。北京藏文、蒙古文木刻本对少数民族图书发展事业起到很大作用。
辽宁省阜新市政协文史馆收藏蒙古文、藏文、满文、锡伯文、汉文等古籍2300余册件,均来自首任馆长海生春的个人收藏。开幕式上,海春生将40部蒙古文、藏文古籍文献捐赠给中国民族图书馆。他在10余年间,抢救性地收藏与保护了满、蒙古、藏等少数民族文物2000余件,并自筹资金在阜新市成立了蒙藏佛教文化博物馆,近年来向全国各科研院所捐赠藏品达1600余件。
藏学专家陈庆英表示,此次海春生捐赠给中国民族图书馆藏文、蒙古文古籍文献,涉及医药、文学、历法、宗教等,其中不乏珍本、孤本,具有很高的文化和历史研究价值。
该展览是继2016年举办的“古今藏文重要文献特展”、“蒙古族古今重要文献特展”后的第三个“少数民族重要文献系列展”。展览持续至今年5月30日,展览期间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