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帽子城”从何而来?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1-02-04 11:52:53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郭京宁
核心提示:今年年初,金中都城墙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首次发现金中都外城护城河、城墙、马面、顺城街道路等外城城墙体系。历史上,北京自辽代以来,经金中都、元大都,至明清北京城,外城的位置和格局一直在变化。北京外城的历史演变,反映了古都北京的规划建设理念。

  今年年初,金中都城墙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首次发现金中都外城护城河、城墙、马面、顺城街道路等外城城墙体系。历史上,北京自辽代以来,经金中都、元大都,至明清北京城,外城的位置和格局一直在变化。北京外城的历史演变,反映了古都北京的规划建设理念。


  辽南京城

  基本沿用唐幽州城


  《管子·度地篇》云:“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尔雅·释名》:“城,盛也,盛受国都也;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内城叫“城”,外城是内城外围修筑的又一层城墙,名“郭”。多重的防御体系,对于核心的内城来说,倍觉安全。


  城郭之制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形制。“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漫长的古代社会,几乎所有的中国城市,都是由那一重重的墙和一道道的门构成的。如同瑞典学者喜仁龙语:“城垣是中国古代城市中最基本、最引人注目而又坚固耐久的部分。”



  辽南京城主要位于原宣武区西南,基本沿用唐幽州城,只是把城墙重加修筑。现在城墙的踪影已不见,根据史籍推断,其北城墙在白云观北侧东、西一线;南城墙在白纸坊东、西街一线;东城墙在烂缦胡同与法源寺之间;西城墙在会城门至莲花河东岸。《辽史·地理志》载,南京“城方三十里,崇三丈,衡广一丈五尺”,一共8座城门,四面各2座。


  金中都外城

  向三个方向各扩三里


  金代海陵王完颜亮为了进一步谋求向中原扩展,并摆脱旧势力的控制,决定迁都燕京,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按照北宋汴京(今开封)的规制加以改建。


  中国的都城发展到了北宋,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布局上,北宋以前都城内的皇城多偏在一隅或一方,如唐长安城中的皇城偏居城北、辽南京城的皇城在西南隅。而北宋开封,皇城则居于城的中央地区。金中都如果要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学汴京,必先改变“子城就罗郭城西南为之”的格局,改成如同汴京三套方城那样的格局,就需要扩展外城的范围。


  金中都是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将东、西、南三面外城墙各自向外扩展三里而成。建成后的中都城,位于今北京城区西南部,呈长方形,由外城、皇城、宫城三部分组成。


  外城北城墙仍沿袭辽南京城的北城墙未变,长4900米,东城墙在今陶然亭南北一线,长4510米,南城墙在今右安门外凉水河以北一线,长4750米,西城墙在今丰台区高楼村南北一线,也就是此次遗址考古有重大发现的地方,长4530米。城墙周长共18690米,全部为夯土版筑而成。


金中都外城复原示意图


  历经八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厚重的城墙在时光中颓垣,外城至今只有三处夯土城墙仍巍然屹立,诉说着当年中都城的辉煌与壮观。位于丰台区凤凰嘴的西南角城墙,看起来只是一个矮矮的土丘,上面长满灌木和杂草,但已经是三处城墙中最大的一处,东西长二十余米,高约3米,根据这次考古可知,宽约24米。


  元大都外城

  城方六十里,门十一座


  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改燕京为中都,作为陪都。由于旧城受战火焚烧及城市水源缺乏等原因,三年之后另建新都。至元九年(1272年)二月,改中都为大都。从此,大都城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闻名于世。


  元大都的建设始终贯穿皇权至上的思想,在平面上采取了中国传统的“面朝背市,左祖右社”的设计原则。至元四年(1267年)动工,历时16年城内修建工程基本完成。一座雄伟壮丽、举世无双的都城矗立在华北大地上,并随着此后城市经济的繁盛而成为驰名世界的都城。


  大都由外城、皇城、宫城组成,其总体设计模式虽然严格遵循传统的儒家学说,但营建规模却远超过“城方九里”的旧说。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城方六十里,门十一座。”平面略作长方形。经过考古勘探,大都外城周长为28600米,东城墙长7590米,西城墙长7600米,北城墙长6730米,南城墙长6680米。四周辟门十一座,南面三座,分别为文明门(今东单南)、丽正门(今天安门南)、顺承门(今西单南)。北面二门为健德门(今德胜门小关)、安贞门(今安定门小关),东面三门为光熙门(今和平里东)、崇仁门(今东直门)、齐化门(今朝阳门),西面三门为平则门(今阜成门)、和义门(今西直门)、肃清门(今学院路西端)。南城墙在今长安街稍南。


  外城的每座城门内,都有一条笔直的干道。两座城门间,加辟一条干道。


  外城的城墙系用夯土筑成。城基宽达24米,墙体略收。为了使土城牢固,在夯土中使用了“永定柱”(竖柱)和“纴木”(横木),其作用相当于现在混凝土中的钢筋。北京城被称为“哪吒城”的说法之一,即是城墙仿佛被穿上了“荷叶裙”;同时开有十一座门,犹如三头六臂两足。



  大都的外城现仅存北墙和西墙的一小部分,为防止雨水冲刷等问题,城墙顶部设有半圆形瓦筒,用于排水,并用苇草自上而下将整个城墙遮盖起来,称为“蓑城”。


  城墙虽为土筑,但城门脸处则为砖面,门楣上方镶石质匾额,标其门名。外城的四角还设有角楼,今建国门桥南侧的古观象台,就是元大都东南角楼旧址。《马可·波罗游记》载:“每门之上及城角之上,均有宏丽之殿一。”城墙外部等距离建“马面”,其外有护城河环绕。


  元代末年,政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加剧,广大人民纷纷起义。元室临危,为了巩固大都城防,至正十九年(1359年),元顺帝下诏“京师十一门皆筑瓮城,造吊桥”。1969年拆西直门箭楼时,发现了元大都和义门瓮城城门遗址,印证了史籍的记载。


  北面城墙位于现在德胜门外祁家豁子一带,并向东西两侧延伸。现在仍保留有土丘遗迹,俗称“土城”。东西两面城墙的南段与明清北京城的东西城墙是重合的。


  明清内外城

  凸字结构南北相接


  明代朱棣称帝后,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营建北京城,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竣工,前后达15年之久。这时的北京城,依然采用了元大都的格局,又参照明初国都南京的形制,汇集了我国历代王朝都城建筑的精华,集中体现了封建时代“普天之下,惟我独尊”皇权统治的威严。


  明清北京的外城和之前的外城,不是同一概念。明清的外城与内城,不是包含关系,而是南北相接。明初的北京城为防备元朝残余势力的南侵,将北城垣向南推移五里,另建新的北城垣,重加修了东、西、南三面城垣。明正统年间,城墙升级了,内外全部改为砖砌,并加厚加高,北城墙甚至高到四丈。这座城被称为内城。


  从成化十二年(1476年)开始,不断有人提出增修外城的建议。嘉靖年间,蒙古军队的威胁依然存在,这一提案被许多官员跟帖。可是国库空虚,嘉靖皇帝不是不想修外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明清北京城凸字形格局示意图


  当时北京城郊尚遗存有金、元土城故址“周长百二十余里”,如能“增卑补薄,培缺续断,可事半功倍”。兵部尚书聂豹亲自度量了京城外的地形,认为可利用土城遗迹修筑外城,以省工省时,皇帝勉强同意了这个方案。


  最初设想在元大都旧址基础上,向东、西、南、北四面展开,将内城和先农坛、天坛环绕起来,并在城之四角建筑角楼,以利警戒和防守。可正式施工后才发现人力、财力的支出比原来设计的要大得多。朝廷财政拮据,内阁首辅严嵩受皇帝的嘱托,到工地巡视,实地检查后提出,应先筑南面城墙,限期完工,其余分期施工。说白了就是有钱再干,没钱暂停。


  于是,北京城南已经筑起的一面城基,东折转北,接城东南角;西折转北,接城西南角;把南郊居民及商业稠密地区包了起来。筑城时,就地在墙外挖土夯筑,每隔四五层土加夯一层土与碎砖瓦的混合土,外皮包砖。同时,护城河也在开挖,城成河就。


  此时北京外城东城垣稍外凸,南城垣稍内凹,形似内城之冠帽,所以外城俗称“帽子城”。外城从东到西有8公里长,南北宽约3公里。


  在城市功能方面,外城与内城区别很大,外城的性质是拱卫内城,所以其城墙、街道与居民建筑规格都比内城低,居住者也多为普通百姓和寻常商人。外城的门楼比内城的矮小,最高的永定门通高才27.1米。


  至此,北京城共有城门二十座,即“里九外七皇城四”。外城共有七座门,南面为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东为广渠门,西为广宁门(清代因避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讳而改为广安门),东北和西北隅还各有一门,分别叫东便门和西便门,各建门楼和月城。东便门外的残城墙是迄今保存下来的惟一明代外城城墙。


  由外城和内城组成的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这座巍峨壮美、气势恢宏、千姿百态、金碧辉煌的明清帝都,堪称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建筑之瑰宝。


 

本文标题: 北京的“帽子城”从何而来?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020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