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与家具有哪些异曲同工之处?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1-02-20 11:31:07  来源:古建文化艺术
核心提示:中国传统建筑与家具,除基本的结构形式外,在连接形式上也是一脉相承的。榫卯的接合是中国传统家具的一大特色。

  中国传统建筑与家具,除基本的结构形式外,在连接形式上也是一脉相承的。榫卯的接合是中国传统家具的一大特色。尤其在明式的家具中,榫卯结构的运用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而榫卯结构的发展渊源已久,同样也是首先出现在建筑中,而后又运用于家具结构的。


  早在距今7000多年前的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就发现了架空居住面的榫卯木构架房屋,其中出土了许多带有榫卯的木构件,有10余种榫卯式样,如:柱头榫、柱脚榫、梁头榫、带销钉孔的榫、燕尾榫、双凹榫、柱头刀形板、直棂方木等。


  之后随着木工工具的不断改进,木作技术的不断发展,榫卯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榫卯技术的发明是木结构建筑节点构造上的一个飞跃,为中国整个木结构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古代家具就是吸取了建筑榫卯技术之精华,又结合自身特点,发展成一套完整发达的体系。不同的部位运用不同形式的榫卯,即符合动能要求,又牢固可靠。


  整体的结构原则和连接方式如此,再从细部来看,我们同样会找到许多对应点。建筑中的许多结构或装饰件在家具上都有相应的部位,同样会找到许多家具模仿建筑的结构做法之处,虽然会多结合家具自身尺度、功能等特点而加以变化,但不论是在结构功能上还是造型艺术效果上,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屋脊与搭脑


  中国传统木建筑最显著的形式特征恐怕要首推大屋顶了,反宇飞檐的形态已成为整个中华建筑艺术之美的代表。屋顶的曲线,向上微翘的飞檐,使本来在视觉上异常沉重的屋顶一下子显得轻巧起来,反而随着曲线的曲势呈现出要飞向天穹的感觉。建筑中与天最为靠近的就是屋顶,这样亲地又向天的曲线,正表达了中国人崇拜自然、追求“天地人合”的宇宙观。


  屋顶之上成为整个建筑最高的轮廓线的是屋脊。高临横卧于顶部的称为正脊,向四面檐角缓缓下垂的成为垂脊。屋脊是几个坡面接合的节点,为了保护接缝和加固,需要用一些瓦钉将盖瓦固定,聪明而富于创造力的中国古代木匠最擅于将这些结构部件加以美化,他们以天才的想象力和艺术热情将这些节点在保证功能的同时设计成了屋顶上丰富的装饰品。


  屋脊是建筑最高的轮廓线,而对于家具来说,椅子、架等家具的最高轮廓线就是搭脑了。搭脑除了简洁明快的直线型,还有一些流畅柔婉的曲线。如有的明式的灯挂椅、四出头宫帽椅,其搭脑中部略突,两边下滑,在端头又微微上翘,在另一个方向搭脑通过立柱后又微向后方及外侧弯转,在三维空间上形成了一条自然而流利的曲线,端头磨成圆头,给人以柔润而舒适的感觉。


  从这种由高到低又反翘的走势中,不难看出与建筑屋顶轮廓线的惊人相似。建筑与家具都是人借以接近自然的媒介,在室外的广大空间里,人们用屋顶亲地又向天的曲线抒发了自己想与天地共融的心境,而在室内的空间里,人们仍然忘不了自然,在人为的屋宇之下,又把屋顶的轮廓线移用于家具之上,以获得内心的安然与愉悦,在中国人的感受中,甚至希望模糊去室内、室外的分界,都是心中的“自然”。



  2、雀替与牙子


  雀替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梁枋与柱相交处的托座,其作用是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减少梁额与柱相接处的剪刀,防止横竖构件间角度的倾斜,起加固承托的作用。最初也是作为结构功能构件而出现的,随着中国传统建筑的不断发展,雀替的形式也逐渐丰富,在古代能工巧匠的不断创新改造之后,在保证力学功能的基础上,越来越向装饰化方向演化。在明清以后的雀替上,又常常施以彩绘,更加绚烂华美。使得雀替成为梁柱的过渡性构件,是建筑中生硬交点的柔化剂。


  中国传统家具中的各种牙子,正是建筑中的雀替在家具中的变体。首先从所处的位子来看,雀替位于建筑中梁与柱的交点处,而牙子也是处于家具的“梁”与“柱”一横枨和立木腿足的交角处,如桌案的台面与四腿的交角处、椅子后腿与搭脑的交角处、椅子扶手与前腿的交角处、衣架的两立柱与搭脑的交角处等。


  根据所处部位及形制又分为多种,如横向较长的牙条,施在角上的短小花牙叫牙头,用在衣架、盆架上部搭脑两侧的叫挂牙等。从功能上来说,牙子也是雀替的巧妙的翻版,它也是横向与纵向构件之间起承托加固作用的结构部件,同时在装饰功能上,家具的牙子比起建筑雀替在造型及纹样上更加丰富繁多,有云纹牙子、棂格牙子、凤纹牙子、卷云牙子等,成为家具中结构与装饰紧密相连的代表构件之一。


  3、台基与托泥


  中国古代建筑从立面来说,主要分为屋顶、墙柱构架和台基三大部分,台基是整座建筑的基础部分。对于土木营构的中国古建筑,为了抵御自然力的侵害,一定要先建造一个坚实而高出地面的台基,否则房屋就不会稳固,夯实的台基同时还可以阻隔地下水分的渗透。台基在实用功能以外,同时也兼具着重要的审美功能。在整修“三段式”建筑立面上,高阔而坚实的台基使整座建筑手的重心在下,具有岿然如磬的稳定和谐之美感。


  而对于一件家具来说,从所处的位置、所起的作用来说,与建筑台基相当的就要属托泥了。托泥就是在椅凳、床榻、桌案的四腿下端加方形或圆形的底框,使得四腿不直接落地,而落在木框上,常出现于有束腰的家具中。托泥不仅创造了与四腿直接落所不同的新形式,同时也是加固四腿的连接和稳定的重要构件。在南宋以后,托泥下又出现了似龟形的小足,这种龟足不仅使整体造型变得更加轻,又可起到通风、防潮的作用,这与建筑中承托立柱和墙体的台基的功能又是“不谋而合”。



  4、须弥座与束腰


  中国传统建筑的台基还有一种不可不提的形式——须弥座,是一种带有雕刻花纹和逐层伸展的线脚的基座。最初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像座的形式,开始多用于塔基等,后来渐渐用作建筑的台基,最终成为中国建筑一种特别的台基文化。在宋《营造方式》中,把须弥座中间收缩、有立柱分格、平列壶门的称为“束腰”,把位于束腰上下的依次向外伸展的线道称为“叠涩”。


  在家具中也有一个和须弥座中的“束腰”完全相同的名词,无论凳、桌、床、榻,都常出现变化多样的束腰,这并不仅仅是名称的巧合,其形态也与须弥座的束腰相似,使我们不能不联想到家具的束腰上也是渊源于建筑的须弥座。此外高束腰家具中的“托腮”所处的位置与形式都与须弥座的叠涩相似,王世襄先生在其所著的《明式家具研究》一书中还指出“托腮”与“叠涩”的字音也十分相似,让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建筑的须弥座对束腰家具的直接的影响。


 

本文标题: 中国传统建筑与家具有哪些异曲同工之处?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022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