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的风格特征与色彩语言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1-03-03 10:01:54  来源:莫高窟参观预约网
核心提示:在中国古代思想领域中,儒、道、释三足鼎立,反映到艺术领域就是儒家之宫廷画、道家之文人画、佛家之宗教壁画。而在所有的传统宗教壁画中,敦煌壁画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和最为经典的代表。

  在中国古代思想领域中,儒、道、释三足鼎立,反映到艺术领域就是儒家之宫廷画、道家之文人画、佛家之宗教壁画。而在所有的传统宗教壁画中,敦煌壁画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和最为经典的代表。敦煌壁画虽然在敦煌石窟中对建筑只起一个装饰和美化的作用,但敦煌壁画却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巨大,数量最多,技巧精湛,内容丰富,有“当今最大的美术博物馆”之美誉。


  敦煌壁画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哲理融合中国传统哲学、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产物,是吸收外来艺术,逐步形成中华民族化艺术特征的进程中最具代表的佛教艺术形式,是中西绘画融合的典范,它的演化过程清晰明了地显现了一个民族吸收、融汇外来文化并熔铸成本民族艺术形式和艺术特征的脉络。



  一、敦煌壁画的风格特征


  敦煌壁画的艺术风格,主要是在接收外来印度佛教壁画艺术形式影响的基础上,融入本民族的艺术风格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总的来说,敦煌壁画的造型风格特征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纵向因素,即时间年代的因素;其二是横向因素,即同时代不同画工的个性因素。


  (一)风格特征的纵向因素


  从历史的纵向跨度上看,敦煌石窟历经千年、纵跨个朝代,其风格势必受到不同时代的历史因素影响。北魏前期之前,敦煌壁画还有着明显的印度、西域痕迹,人物造型多是头戴花蔓或宝冠,曲发垂肩,面相椭圆,直鼻细眼,耳轮长垂,体态粗壮,肩披大巾……故事画中的世俗国王与菩萨相同,均为西域式衣冠;世俗妇女服装多为龟兹式……面部晕染采用表现明暗的凹凸法,即画史上所谓的——天竺遗法。风格粗犷,色彩纯厚,造型整体而果断,线条苍劲,不强调细致刻画。在构图上,画面多采取散点、平列的装饰性构图形式。


  到了北魏中后期,由于受到同时代的本土民族艺术、魏晋画风的影响,民族传统神话故事等内容开始出现在壁画上,人物造型开始打破西域模式,形成眉目开朗、面貌清秀、面带笑容的潇洒飘逸画风。不难看出,始于顾恺之、成于陆探微的“秀骨清像”式南朝人物画风对其的影响。



  到了隋代,敦煌壁画的风格特征清晰地显示出在唐代完全中国化之前的一个过渡演变阶段,这一时期的画风呈现出由多种、多变风格逐步走向统一的局面。这一时期菩萨的脸部出现了方形、长条形、宽额、秀额等多种不同的形象造型。壁画中罗汉的头形也有别于以往,或扁或圆,形象特征上有汉像、梵像两类不同的形象,依稀可以看出其融合汉梵逐步形成本土化佛教人物形象典型特征的轨迹。菩萨的姿态亦从严肃端正的直立逐渐过渡到一腿微曲,另一腿自然倾斜、具有动感的自然而又优雅的姿态,由此形成隋代菩萨像特有的风姿和壁画风格。


  唐代敦煌壁画是石窟壁画艺术的鼎盛时期,标志着敦煌壁画在历史的进程中历经三四百年的发展演变,已经完全形成自己的民族风格,是典型的中国化壁画的艺术典范。此时的敦煌壁画己具有汉民族自己的文化特色,其造型姿态舒展优美,神情气质雍容大方,是地地道道的大唐帝国风韵。人物描绘得更加细致,人物的比例适度,神情凝练,体格丰满,显现了盛唐时代佛教题材的丰富和浩大,审美意趣的世俗化、民族化以及造型的写实化,一如唐王朝积极上升的气象而弥散出的勃勃生气。



  宋元以后,随着封建社会由高峰逐渐衰落,这个时期敦煌壁画中的佛像造型渐趋纤细、繁琐,这是时代审美观使然。尽管宋代在封建社会发展中处于下降衰落期,但是,宋代的文化艺术却处于上升发展时期。这个朝代对绘画的重视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朝中设有画院,画师的地位也空前提高。此时的文人画风大盛,宫廷绘画由于朝廷的重视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但是作为佛教题材的壁画却日渐淡出主流绘画的视野之外,画家大多喜好挥笔于纸绢之上。而伏壁于石窟、寺庙的四壁之上,渐渐为文人士大夫所不屑。因此,与前朝相比,宋代在敦煌石窟绘制的壁画数量上大大减少,但其中也不乏佳作,如绘制于宋代的《五台山图》就是敦煌窟壁画中有创造性的巨构。


  西夏时期,敦煌壁画中菩萨造型结构挺拔结实,效果多似版画,是莫高窟中十分宝贵的回鹊风格的壁画作品。元代莫高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要数第3窟,该窟壁画也堪称莫高窟的压卷之作。南、北两壁画《千手千眼观音》和《千手托钵观音》,画面笔墨精湛,神采动人。该画在表现技法上,根据画中对象表现的需要而分别用不同的线描,如人物面部、手、足这些细腻之处用流畅劲爽的铁线描勾勒,衣纹和飘带却用兰叶描、折芦描、钉头鼠尾描表现,充分刻画出各种质感的不同效果,是敦煌壁画中的上佳之作。明代以后由于海路开通,丝绸之路渐渐衰落。加之文人画迅速崛起,壁画更趋衰微,壁画数量骤减,且多为民工匠人之作,文人画家多投身于水墨画了。因此,敦煌石窟及其壁画走向衰落。



  (二)风格特征的横向因素


  由于敦煌壁画出自不同画工之手,所以,敦煌壁画的画者在个性、绘画水平、修养以及技术表现方式等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也是造成壁画风格特征差异的另又一个主要原因。


  敦煌壁画的创造者或信笔挥洒、写意意味浓郁,或精勾细描、装饰意味突出……民间画工绘制的画幅,显得粗犷、有力,但有奔放有余、严谨不足之感。官方组织绘制的壁画则造型严密,讲究技法,画风严谨,相对于前者,画风理性,但是生动性似逊色于前者。其中还有一部分洞窟,是由一些供养人开凿的,这些供养人经济财力雄厚、社会地位较高,他们聘请一些经过专门训练的画工参与制作壁画。这些画工或许是被流放到敦煌的一些朝廷官吏所携带的私人画师或许是重金聘请的中原绘画高手。


  当然其中也极有可能有五代时期官办敦煌画院的画师等等。例如:同样是隋代的壁画,第278窟和397窟显然有着共同的相似性,即共同的时代风格,这是时代所然,是不可逾越的。但两者又因出于不同的作者之手,在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在同样的时代风格的笼罩之下又有着艺术绘画个体差异的风格特征。


 
标签: 宗教壁画

本文标题: 敦煌壁画的风格特征与色彩语言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027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