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虽说现在的三八节源于1903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妇女大罢工,由1975年被联合国确认,但实际上妇女节并不是外国人的创新,中国古代早有"妇女节",且传承了数千年。
1、女儿节
古时,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也称女儿节,这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妇女节。
这一天,女孩子被装扮得格外美丽娇俏,花枝招展。家家户户都要给女孩的头上簪以石榴花,红艳艳的石榴花插在妙龄女孩的乌云般的青丝间,十分俊美。已经出嫁的闺女也要回娘家探望,母女团聚,重温亲情,重叙旧话。还有的人家用巧手细致编织,把颜色鲜丽的花红绫线编织成樱桃、桑葚、葫芦、角黍等形状,再用五彩的丝线穿起来,佩戴在女孩的身上。
明朝的余有丁在其《帝京五日歌》中写道:“都人重五女儿节,酒蒲角黍榴花辰。金锁当胸头当簪,衫裙簪朵盈盈新。”就生动地描绘出了当时欢度女儿节的动人景象。明代沈榜《宛署杂记》云:“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2、六月六,请姑姑
在古代,六月初六也是“妇女节”。这一天,家家户户接已经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清代嘉庆《合肥县志》记载:“六月六日谓之过半年,妇女偕婿归宁。”这一天也是台湾省的女儿节。台湾省从2003年起每年都要举办“勇气、活力、自信、知识”的优秀少女选拔活动,以此体现对女性的重视。
“六月六,请姑姑”。古时每逢六月六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款待一番。传说此俗由春秋战国时期狐偃改过的故事而来。
晋国宰相狐偃因功而骄横。其儿女亲家、晋国功臣赵衰直言数落其败行,后被气死。赵衰子、狐偃女婿气极欲于六月六日在狐偃生日这天,暗除之,并谋于其妻狐偃之女。狐偃女不忍,终返娘家密告于母。狐偃于放粮中亲见百姓疾苦,已悟己错,更闻女婿此谋,愈加悔痛。于是翻然悔悟,于六月六登门向女婿认错,翁婿和好如初,倍加亲善。为了永远记住这个教训,狐偃每年六月六都要请女儿、女婿回来,征求意见,了解民情。这一做法后来传到民间,老百姓各个模仿,也都在六月六请回闺女,应个消仇解怨、免灾去难的风俗。
3、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坊间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是个带有神话色彩的妇女节。南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载:“是夕,各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榆石针,陈果瓜于庭院中以乞巧。”在一些地方县志中也有“七月七夕为女节”的记载。相传织女心灵手巧,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要摆香案、设瓜果、穿针引线乞求灵巧。
唐人非常重视“妇女节”,一到七夕节,女子都会对镜梳妆,认真打扮,然后在七夕之夜拜月乞巧,唐朝诗人权德舆在《七夕》诗中写道:“家人竞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描写的就是当时的七夕之夜的情景。
在七夕之夜的乞巧活动中,若有蜘蛛张网于穿针台上,则被认为是大吉。因为蜘蛛被称为“喜子”,乞巧时遇到蜘蛛,是大吉的好兆头。唐朝诗人刘言史在《七夕歌》中写道:“碧空露重新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说的就是乞巧遇到蜘蛛的事情。唐朝的宫中也有七夕之夜拜月乞巧的风俗,唐朝诗人王建在《宫词》中写道:“每年宫里穿针夜,敕赐诸亲乞巧楼。”为了更好地让女子们在七夕之夜拜月乞巧,唐朝的皇宫中甚至还特制一种七孔金钿针,供宫女们在乞巧时使用。
宋、明代,"七夕"这天妇女的待遇就更高了:女人要穿红戴花,用五彩绫线结成樱桃、角黍等形状穿线佩身,家中还要备足美食供女人享用。明代《帝京午目》中说:"七夕女儿节,角黍展榴裙。"《帝京物略》中也有"七夕,父母家必迎女食花糕……亦曰女儿节"的记载。
在中国文化发祥地的黄河流域,民间的风俗直截了当地把七月七夕称为“女节”。例如,河南省《宜阳县志》载:“七月七夕为女节,陈瓜果,祀天孙以乞巧。”陕西省《蒲城县志》又载:“七月七日,迎新嫁女避节。”为什么遇到这个女节,偏偏又要避它呢?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说:“织女,天女孙也。”《汉书?天文志》也说:“织女,天帝孙也。”
在传说中,天帝对于天女与牛郎的爱情,竭力加以阻止和破坏。他长年把他们分隔在天河南北,不让他们相会,仅仅在每年一度的七月初七才允许他们见一次面。民间父母对于新出嫁的闺女,每到七月初七要把她接回家来,意思是为了保护女儿和女婿的幸福生活,以免天帝发觉他们在一起,而在七夕之后强迫他们分开。
传说中织女这个典型的女性形象,是令人尊敬的劳动巧手。正因为这样,所以历代的妇女都要在七月初七这一天去向织女乞巧,希望她把女红技艺传授给世上的妇女。这里所谓的“巧”主要是指劳动技巧的巧,而婚姻匹配的巧自然也包含于其中。
有的人着重把男女相爱作为七月七夕的主题,尤其像唐明皇和杨贵妃那样,“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恋爱生活,也曾被人羡慕。然而,广大的妇女却是更多地重视天女的生产劳动。所以,晋代葛洪编辑的《西京杂记》中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从汉代以后,凡是七月初七都有类似的记载,有的“穿七孔针”,有的“涤油器瓶罐之类”,有的“储露水作面”,有的“涤梳具并濯发”。这些都表明中国妇女勤劳操作的优良传统习惯。
4、重阳“女儿节
妇女节便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之所以是女儿节,应当归因于此日的民俗。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归宁,食花糕。归宁就是已嫁之女归省父母,花糕是指掺入干果,插上装饰旗的重阳糕。”刘侗的记载里尚无女儿节的名称,有之,则见于《大兴县志》:“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归,亦曰女儿节。”明清时北京分宛平、大兴两县,故知京师已有重阳节亦曰“女儿节”的说法。清乾隆时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亦载:“京师重阳节花糕极胜……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有女之家,馈遗酒礼,归宁父母,又为女儿节云。”
家堂是古时陈设祖宗神主(牌位)之处,以花糕“供家堂即表示祀先人;馈遗(wèi,致送)酒礼必有重阳糕在内,似为姻亲家互赠,而已嫁之女归宁即是节俗,遂称此日为女儿节”。它与重阳的名称来自两个最大的阳数,《易经》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最大最重。
四个女儿节,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七月初七,九月初九,都是阳数相重,只不过相重的阳数大小之别。这倒并非出于故意安排,它们也都不是从阳数上得名。在古代妇女节的重要程度上,七夕有女儿节之称,当在最前,其次是端午,接着是六月六,最后才是重阳。但从意义上说,端午兼属小闺女、已嫁女,六月六专属已婚女,七夕专指小闺女,重阳又专属已嫁女,同中有异,相映成趣。
除了上述的四个“妇女节”,在少数民族中,古时的"妇女节"习俗也是数不胜数,如苗族姐妹节、怒族仙女节、侗族姑娘节、壮族娅拜节、藏族女儿节等,这些都是中华女性尽展美丽和聪明才智的重要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