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是需要经常修缮的,只有通过不断的修缮、保养,才能使木构建筑延年益寿。修缮是传统建筑修建工作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传统技术。雕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而且涉及很多领域。建筑中的雕刻主要是用来美化建筑,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一、临时抢险加固
当建筑物发生构架歪闪、构件断裂及局部坍塌等经勘察鉴定确认危险的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抢险加固措施,防止这种情况进一步加重而对建筑物造成更大的损伤,待详细维修方案确定后再进行维修施工。
二、落架大修
落架大修是建筑物的大木构架发生了较大的歪闪情况,同时构件残损严重,通过其他手段无法进行修复,必须更换且数量较多时采取的维修方法。
三、大木归安
大木归安是建筑物的大木构架只发生构件拔榫,无需更换且无较大歪闪的情况时采取的维修方法。这种方法不用拆除大木构件,只是将拔榫的构件归回原位并进行五金件加固,是一种较为简单的维修方法。
四、打牮拨正
当建筑物的大木构架发生较严重的歪闪、下沉情况但大木构件基本完好,所需更换的构件不多时,维修通常采取的方法是打牮拨正。打牮拨正是利用牮杆将下沉的构件支顶抬平,使用戗杆、钢丝绳等将歪闪倾斜的构件拨正归直。因构件下沉、歪闪现象通常是同时连带发生的,所以这项工作统称为打牮拨正。
五、构件更换
当构件残损严重,经修补加固也不足以保证构架的整体安全时应该对残损构件进行更换。更换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屋面挑顶大修,构件在大木不落架的情况下进行更换;另一种就是木构架整体完好,屋面也不需要挑顶,只是个别构件残损时对这个构件进行更换而并不影响到其他构件及整体构架,从字面上准确地说这种做法应称为抽换,这种抽换也被古人冠以“偷梁换柱”的形象名称传续至今。
(一)挑顶不落架更换
更换残损构件首先需要将相邻连接构件拆除或采取顶升等措施能够使构件榫卯分离、构件摘除后方能对该构件进行拆除、更换。
1、柱类
工序:场地清理→工具、用材准备→架子支搭→构件测绘、编号→防护→支顶加固→拆除→新构件制作→安装→架子拆除。
2、梁、枋类
梁、枋构件更换的工序、支顶做法等与柱子更换的工序、支顶做法等大同小异,此处不再赘述,仅列举更换实例供读者参考。
(二)抽换
当建筑物整体构架完好屋面也不需要挑顶只是柱子需要更换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仅对柱子进行抽换,不动其他梁、枋等构件,这种做法被古人称为“偷梁换柱”并传续至今。其实,单从“换柱”角度说“偷梁换柱”远不如“托梁换柱”描述得准确,它就是把柱子承托连接的梁、枋构件托起、架空,在不扰动整体结构的情况下对糟朽坏损的柱子进行抽换。通常情况下抽换的方法有两种:拆除柱顶石抽换柱子和柱顶石不动抽换柱子。
古人的“偷梁换柱”除去以上“换柱”的指向外,还有一个“偷梁”的功能指向,它也是在建筑物整体构架完好屋面也不需要挑顶情况下,仅对残损的梁、枋进行抽换而不动柱子等其他构件的一种常见的修缮做法。按正常工序应该自下而上先安角梁再安由戗,但由于只更换了角梁而由戗保留,为避免拆除由戗伤及由戗榫卯,也为了减少用工,所以就将由戗原位架空,待新换角梁入位安装后再行归位,这是一种省工实用的好方法。
六、构件的整修加固
在传统清官式木构建筑中,柱、梁、枋、檩、板、椽构建出了整个房屋的骨架,作为支撑这个骨架的柱子,屋面的所有重量都要通过它来传递到基础,而且还要抵御外力,所以,柱子在整个结构中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由于柱子直接与地面、墙体相接,地面、墙体的潮气直接侵入柱体,加上自然灾害、虫害和人为等因素的损害就决定了柱子的坏损概率要大于其他木构件。不过所幸的是柱子是竖向受压构件,相比梁、枋、檩等横向受弯构件有着先天的强度优势,加上权衡中规定的断面尺寸又大于它实际受力所需要的尺寸,所以柱子虽然坏损的概率要大于其他构件,但这些坏损的部位多能通过维修而继续使用,对建筑整体结构的影响不是非常大。
柱根墩接是针对柱子的一个维修项目。在传统木结构建筑中,地下的潮气通过灰土、磉墩、柱顶直接侵入木柱内部,由于木柱内部不易做防潮处理,而木材断面的吸水率又极高;再由于露明柱表面都做出了地仗油漆,使潮气聚集在木柱内部无法散出,而不做油漆处理的墙内柱周围都是潮湿的墙体,潮气不断向柱内侵蚀,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木柱特别是柱根部分的糟朽。
由于梁、枋构件大部分暴露在外,所以糟朽的概率远小于柱子,只是封砌在墙内或与墙接触的部位受到潮气侵袭容易产生糟朽,再就是房屋漏雨造成的局部糟朽、虫害蛀蚀造成的糟朽以及选料不当造成的糟朽。相对劈裂,糟朽对构件的伤害更大,除了糟朽会使构件的截面积减少影响承重外,导致糟朽的腐朽菌还会继续侵入构件内部,对构件造成更大的伤害。
当建筑物进行落架大修或仅斗栱部分残损严重,需要更换的构件多时,就需要将斗栱拆除,补配整修后重新安装。
整体修配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第一种:拆除下来的斗栱需要倒运至加工厂或实地指定现场,整修补配后整攒进行“草架摆验”,无误后再运至施工现场架子上,拆散重装。这种方法增加了拆安和倒运的次数,但可以在整修斗栱的同时整修木结构下架,交叉作业,缩短工期。
第二种:如果结构木柱、枋等下架构件无需拆卸,也可直接将拆卸下来的斗栱分攒摆放在施工架子上实地整修补配,在大木下架(下层柱、枋)立架定位调平后分层组装。这种方法减少了倒运和拆卸的次数,但由于是在施工架子上进行整修操作,会有一些不便,降低工作效率。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工期要求酌定。
关于斗栱的外倾整修加固在大木构架修缮的“临时抢险加固”中已有介绍,但这是临时的抢险加固措施,既不美观也相对不可靠,这里再介绍一种针对斗栱外倾的综合加固方法供大家参考。
斗栱缺失主要是指斗栱升斗、斗耳、栱子的脱落丢失,这在斗栱的维修中是最为常见的,维修起来也较为简单:按相邻同类构件复原制作并安装即可。需要注意的是:①确定补配构件的复原参照构件是否与整栋建筑拟复原年代相符;②补配构件按参照构件尺寸复原,与补配位置尺度不合的修、垫补配构件,不得按补配位置的尺度改变补配构件尺寸。
斗栱是由多个构件组合而成的一个构造整体,多处于室外,在使用中这些构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糟朽变形、劈裂坏损。通常情况下,我们对这些构件中坏损严重的进行更换,对坏损不太严重的能修补的尽量修补。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门、窗、栏杆、楣子、花罩、天花藻井、楼梯都属于装修的范畴。和大木构架、木基层、斗栱一样,它们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会残损糟朽、缺失变形。特别是外檐门窗,坏损的概率是很高的,这是由于外檐门窗直接经日晒雨淋且用料相对单薄加上开启频繁而导致。
装修的维修项目和大木、斗栱等的维修项目基本相同,有整体的加固整修,有坏损构件的剔补更换等。所区别的是由于构造和功能的原因,装修构件整体加固整修的概率要高一些,比如门窗、栏杆等;还有,由于构件小易丢失且剔补费工导致构件更换的概率也要高一些。这些都是在装修维修中需要考虑的,也是装修维修的特点。
从维修做法上来说,装修的维修做法大致分为三种:坏损更换、加固整修、剔补添配。
建筑木雕的种类与特点
建筑木雕的种类
中国传统建筑木雕刻根据装饰技艺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混雕,浮雕,透雕,贴雕,线雕,阴雕,嵌雕,组合贴附雕等。这些手法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木雕刻构件的样式、造型、寓意,更有内涵,更加丰富多彩。
1.混雕(圆雕)
混雕俗称圆雕,是三维多方位的立体雕刻,可多面观赏。混雕是中国建筑雕刻中一种很重要的技艺手法,它是综合立体、浮雕、透雕和线雕等多样化手法为一体的繁缛工艺。多应用于垂花头、柁墩、斗栱耍头、雀替撑栱等,混雕技法可体现古建筑木雕的丰富多彩。在中国传统北京四合院及南方明清时期木结构建筑中,垂花柱和柱头雕刻有莲花座形、花篮形、宫灯形等造型,采用吉祥图案、花鸟纹饰、戏曲人物等图案雕刻。
柁墩的造型样式有很多种。外形以矩形为基础,又拓展出方墩、圆墩等。图案更加多样化,大多是吉祥图案、瑞兽等。柁墩精美复杂且雕工精细,使建筑梁枋更加丰富多彩。
明清以后,斗栱构造精巧复杂繁华,形状造型不一,又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工匠根据斗栱的各个部件巧妙设计雕刻各种图案,有龙、凤、象、狮子、如意祥云、卷草等。
撑栱是古建筑构件的专业术语,又称雀替、牛腿、马腿,撑栱由线条流畅简练、风格粗犷的纹饰发展到清代题材烦琐、精细。撑栱(雀替)受建筑的艺术风格、审美以及民间文化、风俗的影响,雕刻图案题材非常广泛,有龙、凤、麒麟、狮子、山水花鸟、祥瑞宝器、戏曲人物、神话故事的装饰纹祥等。丰富多彩的图案题材以及精美的雕工使建筑更为富丽堂皇。
2.浮雕
浮雕也叫剔地雕,是建筑木雕中最常见的技法之一。这种技法可用于表现木结构上所需要的纹饰和图案,分深浮雕和浅浮雕,雕刻纹饰和图案整体浮于木构件表面之上。浮雕容易保存,不易损伤。主要体现在梁、花板、裙板、绦环板等。
3.透雕
透雕是集锯空、镂空、透空结合的一种木雕技法。它是把雕刻图案印拓在花板上,并打孔(锯孔)然后进行雕刻。深透雕图案也丰富多样,雕刻手法比较复杂,有半立体、穿枝过梗等技法。多用于花罩、雀替等上面。普通透雕手法对工艺要求并不是很高,如挂落、花牙子、卡子、花团等。京作倒挂楣子、花牙子、卡子、花团及花板的雕刻图案不是很繁杂,大多为吉祥图案龙凤、花鸟、回纹、草龙、卷草等。雕刻手法粗中带细,线条柔顺圆滑轮廓更加鲜明别具一格,衬托出古建筑装饰的大气稳重。
4.嵌雕
木雕嵌雕工艺是以木质材料为基材,然后在其基础构件的平面上镶嵌各种材料图案。一般镶嵌材料都比基础构件材料要贵重,有翠玉、象牙、彩石、贵金属、螺(嵌贝雕)以及名贵木材等。嵌雕的最大特点是使基础构件材料和镶嵌材料的颜色起反差,冷暖分明,更加富丽堂皇。常用在裙板、绦环板、匾额、屏风、家具等上。
5.贴雕
贴雕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贴上去的,给人感觉是一种比较简易的办法,但其实贴雕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工艺,可分为简易贴雕、贴附雕。简易贴雕即将雕刻好的图案纹样直接粘贴到建筑构件表面,通常一些大面积难以做整体的雕件、构件都利用贴雕来完成。其制作工艺简单方便,而且视觉效果不逊于其他浮雕形式,一般用在天花吊顶上。贴附雕是指在构件基料原有的高度或厚度上局部粘贴相应的材料,然后进行加工雕刻,常用在梁、雀替、花罩等上。
6.阴雕
阴雕也叫沉雕,内容大多为四季花卉、博古、卷草等吉祥图案。其工艺特点在木材的表面上刻入形成凹陷,图案线条内侧低于材质平面,采用各种不同雕刻手法雕刻出线条深浅起伏的图案,其效果与浮雕相反。阴雕的另一种分支称为线雕,利用雕刻刀代替传统中国画写意线条造型笔法,刻画出各种线条的深、浅、虚、实,刚柔相应的精美图案。建筑上应用阴雕工艺,要求工匠以深厚的雕刻功底,刻刀刀锋苍劲有力、鲜明柔顺地刻画出雕件,来衬托建筑与雕件之间相互对应的美感。阴雕通常经过上色描金髹漆来体现阴雕的工艺效果,广泛用于不同材质木、石、竹雕等。木雕阴雕常见于古建筑梁架、斗栱、裙板以及家具、字匾等。
中国木雕工艺历史悠久,木雕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是传统民间手工艺之一,有着传统的民族特色。建筑木雕随着社会的发展,又相继形成许多地方特色的民间木雕流派: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潮州金漆木雕、徽州木雕、鄂南木雕、剑川木雕。各流派集圆雕、浮雕、透雕、贴雕、线雕、阴雕、嵌雕、组合贴附雕等工艺技法。
建筑木雕一般选用质地细密、不易变形的树种如红松、椴木、香樟木、紫檀、花梨、楠木、红木、柏木、水曲柳、榉木、云杉、红豆杉、银杏木、桧木等。工匠们利用优质的材料,将精雕细刻的木雕工艺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建筑上,显示出木雕工艺在建筑上起到的独特的古朴典雅、富丽堂皇的装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