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让“未来社区”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那么什么是“未来社区”呢?
“未来社区”根本目的在于打造一个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社区,基于达到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的背景,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在未来邻里关系、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能源、服务和治理等众多场景创新为引领的方向中创建新型的城市功能单元。
放眼全球,未来社区已是国际热点。如日本“编织之城”就是以建设更智能、绿色、包容的城市为目的。此外,加拿大Quayside未来社区、中国杭州的“数智杭腾”等规划,也都能看到未来社区的体现。而这些模式演变的背后,都有一个趋向: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变成更加充满人文关怀、智慧、低碳、共享的地方。
典型范例赏析
01、中国杭州-杭腾社区
2020年9月,中国浙江省明确杭州余杭区的杭腾未来社区作为首个未来社区的试点项目,确定了建设范围、内容和规划愿景。
以“数智杭腾”为特色,杭腾社区作为城西科创大走廊这一创新策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风格智慧又时尚且处处体现创新。为打造数字赋能、三化融合的“智慧之城”,社区内有正在逐步推进建设的超重力实验室、浙江人才大厦、浙大校友总部经济园所形成的产业群,社区周边有浙江四大实验室、西湖大学和云谷产业园等科研基地和高科技园区,创新资源高度集聚。
以多样化场景需求为重要的规划内容,杭腾智慧化系统也将集成未来邻里、未来教育、未来健康、未来创业、未来建筑、未来低碳、未来交通、未来服务、未来治理等九大场景需求,打造社区数字化中脑,沉淀社区居民和设施设备数据,引入信用体系,为数字化融合赋能提供依据和全面化实践。
交通上,地铁三号线直达杭州西站,星罗棋布的快速路、公交线路、云轨和河道交通等形成多维度的外部快速交通;慢行步道、5分钟换乘圈和立体交通盒子构成内部慢速交通。交通整体规划实现了快慢分级的交通网络。这样的交通网络,不仅能帮助居住人群摆脱“钟摆”生活,同时也能提升职场和居住之间的平衡。
在社区公共服务方面,为了提升居民满意度,智能物流系统、无人机停靠点、智能卫生服务站以及构想中的“懒人平台”“无人机送餐”,无不透露出浓厚的“黑科技”感和时尚感。除此之外,水幕投影、未来创客厅、杭腾TED等特色设施,同样将极大丰富杭腾未来社区的应用场景。
在生活居住空间的设计规划中,杭腾未来社区以高效办公为宗旨,将工作、生活、创业混合于一身,囊括了共享办公、24小时共享书房、实验室、孵化器、人才公寓、商业综合体、专家住宅还有高品质原住民住宅区,以满足创新人群、高知人群等多个群体的个性需求,同时也为不同人群的不同居住和创业需求创造条件。
“以人为本”是杭腾未来社区的规划核心,在教育上,以名校集团化的办学方式,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名校+新校”。同时,规划中的岛链步道和云轨走廊落地,不仅不需要等红绿灯过马路,同时EOD接送安全岛能够实现5分钟接送孩子上学放学。
生态建设一直是人们对未来生活场景需求的重中之重。杭腾未来社区四面环水,滨水生态优良。以全域服务和智慧平台为依托,整体统筹规划单元建筑风貌,谋划城市形象,通过一心一轴一环两街多岛链,实现创住一体。
“城-岛-村”这一云城建设理念,让杭腾未来社区成为了“把城市轻轻地放在山水田园之间”的最佳实践地,也让它成为杭州未来社区的标杆示范,助力杭州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建成后,将集聚文化、商业、休闲、公寓、办公、会展等业态,拉开杭州云城天际线,成为杭州云城门面和杭州新地标。
02、日本丰田-编织之城
“未来社区”的理想状态是建设更加智能、绿色、包容的社区,2020年在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亮相的日本丰田“编织之城”,可以说是展示了一座超智能的未来城市的范本。
丰田“编织之城”基于历史和自然的技术,旨在让人们和社区凝聚在一起。这里作为一个生活实验室,将用于测试并推进移动、智能、互联以及氢动力基础设施和行业协作相结合,以人工智能和分级交通为主导,打造一个把太阳能、地热能和氢燃料电池技术投入建设的“未来原型城市”,构建一个碳中和的社会。建成后,它将能容纳2,000人居住,让这里成为居民体验未来自动驾驶车辆、服务机器人和智能家居的地方。
“编织之城”以“编织”为设计手法,按车辆的移动速度将常规街道划分成三部分,完全分割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位置,以实现更安全的行人友好型的人车关系。同时,也能满足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场地的条件,有助于丰田对智能城市的测试。
在街道设计上,创建出3×3规格的城市街区,通过长廊或线性公园让每个街区成为不同的庭院;通过不同程度的扩展和收缩让机织网格的城市结构适应各种规模的项目和室外区域。同时,两个中央庭院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膨胀为一个大规模的城市广场和另一个给整座城市提供便利设施的中央公园。
在能源供应上,丰田自行研发的氢燃料电池和屋顶及路面的太阳能电池板为城市提供能源动力。社区将还能利用地热能、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组合,为居民提供建筑能源。
在建筑材料上,木材作为住宅、零售和商业综合体的主要材料,结合日本传统手工艺、榻榻米模块与机器人制造技术,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同时也让日本的建筑遗产得以延续、发扬和创新。同时,屋顶上安装的光伏板不仅代表了每个城市街区的特征,更确保了社区全天候的生机与活力。
在数据系统上,每个房屋建筑的传感器将城市连成整体的数据操作系统,把人、建筑物、车辆实现全面连接。居民在出行前便能通过环境状况的AI智能分析,将自动驾驶车辆的行驶状态进行控制,以实现人车分流的安全性。
在智能家居上,家庭机器人充分利用基于传感器的AI技术实现全连接功能以协助日常生活。帮助居民处理外卖送货、洗衣服务和垃圾处理的日常事物,还可以欣赏富士山的壮丽景色。
03、加拿大多伦多-Quayside未来社区
在多伦多市中心东南侧,有一个北美最大的尚未开发的城市片区,占地面积超过325公顷(即800英亩),这就是曾经的SidewalkToronto,现在已经更名为Quayside,这是加拿大多伦多的东部滨水区联合设计的一种新型混合利用的未来社区。
为打造出“以人为本”的未来社区,该区域将最新的设计思路与最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充分融合,其目的在于使多伦多成为全球正在快速兴起的创新型工业城市中心,并将该社区作为其他社区发展可持续与经济效益的模范。
在Quayside未来社区的规划中,包括一系列围绕交通、基础设施、住房、数字工具、可持续设施、建筑和公共空间的创新。比如在ParliamentSlip创建一个新的“海湾”,让这个新的公共空间以水为中心,将所有的社区规划都连接到海滨。码头区规划的主题也是体现了与水的连接:居民、工人和游客可以通过驳船、皮划艇和新建的浮动木板路与水直接互动。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全木材社区,Quayside将成为展示这种可持续建筑材料的全球典范。在工作与居住的平衡中,一个仅限行人通行的道路网络将与各种零售、社区和文化业态底层的拱廊空间相连,同时在楼上设有住房和办公室,力求创建一个真正让生活与工作融合的社区。
宽阔的街道、茂密的绿化和舒适的户外策略让重新设计的皇后码头充满烟火气,人们可以在这海滨户外共度更多热闹时光。在这个开放性空间里,一个嵌入灯和加热系统的模块化路面系统将这里变得安全温馨的同时,又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城市情况。
在社区宏伟的中心广场周边,一系列的水上游乐场都在建设规划中。从音乐会到市场再到艺术装置,吸引着人群来到水边并举办各种活动。在广场的设计中,这里将被两层楼的拱廊空间所包围,而这些空间可以为各种节目提供舞台,并模糊室内和室外之间的界限。让人们对于空间的把控更加自由和开阔。
ParliamentSlip是由较低规模的私密建筑构成,居民可直接进入水中进行皮划艇和各类休闲活动。一座新的人行天桥将连接滑道与Villiers岛的新公园。
在地下公共设施的建设中,布设在公共区域之下的电力设施、水管、街区供热及制冷系统、通信设备实现了居民共享的、可达的设施网络,每幢建筑的每个楼层都可触达,展现出一个多维立体的地下公共设施体系。
SidewalkToronto的核心是搭建一个平台,使得物质空间层面与科技数据层面能够相互渗透并标准化,为城市创新提供依据。
物质空间层面从建筑、交通、公共空间、基础设施四个方面来创造更加灵活开放的城市空间,而科技数据层面是将这四方面串联起来,数据感知的方式贯彻整个社区系统,收集周边实时数据的系统,便于人们及时改善社区。
未来社区所体现的商住结构、邻里关系、基础设施、交通道路安排、建筑本体、能源类型、服务设置和社区治理等都将在人本、生态、智能方面带给商业更多的想象空间。
紧跟时代的商业地产,其本身也是居民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当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疫情逐步意识到社区商业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时,未来社区也作为一个能提供传统社区无法提供的新锐功能的概念及产物,令不可能变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