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上浙东南沿海的千年古郡治,素有“海疆都会”之称的浙江台州章安近年来颇显“低调”。伴随章安老街(回浦段)修缮后迎来重生,底蕴深厚的章安重归民众的视野。
“千年古郡治,台州寻根地。”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党工委书记周孔兵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如是诠释章安。
追溯章安历史,西汉时建回浦县,东汉时改名章安,三国时置临海郡,其后作为郡县治所,一直延续至唐武德四年。章安一度成为历史上浙东南沿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230年,卫温船队从章安港出发首航台湾。
几经岁月沉浮,如今作为浙江省首批10个“千年古镇”之一的章安,其历史肌理已融于老街、桥闸、寺庙、古墓甚至遗址之中。
老街拾遗:保护性修缮迎重生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随着城市化进程提速,章安正加速“破圈”之路。
走进东西延伸、长约660米的章安老街,百年老店方万盛、黄裕泰当铺、武进士蔡殿魁故居、洪氏贞节牌坊等至今留存。横跨老街的回浦河之上,一座章安古桥连接两端,是章安辉煌历史的见证……
老街居民叶伟正世代居住于此,他回忆道:“直到20世纪80年代,章安老街依然是椒江北岸的商业重心,店铺林立。每月赶集之日,商贾云集,非常热闹。”
经过一年半包括市政设施、古建筑修缮及环境整治在内的修缮工程,章安老街(回浦段)如今重换新颜。
老街在修缮过程中,特意按照原有位置,保留下这块照壁,希望借此留住乡愁记忆。”章安街道宣传委员徐群超指着“古郡书吧”后院一块清代照壁介绍道。
“拥有一大批文物保护点的章安老街是古章安历史的浓缩。”章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周晓正表示,当地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文物古迹活在当下,更好地实现其精神、情感和地标性价值,服务于现代生活。
从传统文化入手“破圈”尝试,近期已有剪纸、竹编、木雕、砖雕等10多位非遗传承人入驻老街。
据周晓正透露,章安老街在展示传承本土非遗同时,也将引入台州各地非遗,打造微型非遗博物馆群,延续老街的生命力。同时,老街将继续进行细化修复,实现架空电线入地、无线网络覆盖、基础设施提升等。
非遗集萃:传承中留住乡愁记忆
章安人杨计兵从小跟着奶奶学习剪纸,如今,他还拥有另一个身份——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章安剪纸传承人。在他手里,一把剪刀可以把章安民俗风情、乡村古郡变幻为纸上艺术。
“非遗传承的关键是活态传承,要把传统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并结合现代元素衍生出更多文创产品。”杨计兵说,多年来,他坚持非遗进校园、进课堂及产品创新,让章安剪纸持续焕发活力。
当前,非遗活态传承是各地历史文化街区对外展示的重头戏。非遗传承振兴老街成为章安的“破圈”尝试之一。
在章安,坚守匠心是本土非遗传承秘诀。如78岁的叶宰雷一家四代在老街以制锡品为生,历时百余年,匠心不改;69岁的非遗竹藤编制传承人郑米华,将一根根竹藤经过20多道工序,制成“金鸡元宝”“白鹤起飞”“鱼跃龙门”等活灵活现的工艺品……
章安人张祥喜19岁开始学箍桶,40多岁时开始收藏民俗老物件。“老底子的‘十里红妆’少不了我们这些箍桶匠,老手艺传承着生活美学,老物件则能道出许多故事。”张祥喜说,老街是非遗人传承非遗、交流互鉴的最佳平台。
古时,章安陶瓷烧造业繁盛,制砖工艺流行。如今,祖传椒江传统建筑砖雕技艺的阮慧红受邀入驻章安老街。她说:“展示传承椒江砖雕技艺,就是希望章安传统砖瓦的古法烧造、雕刻技艺不断章。”
同样,章安木雕因题材丰富、技法精湛,颇受欢迎。中国非遗保护协会木雕专业委员会委员王林杰希望在老街上能有一席之地,为弘扬章安文化添砖加瓦,他也愿意向更多年轻人传授木雕技艺。
“破圈”之道:一江两岸致未来
一条章安老街连接起过去、现在与未来,而这只是章安重新出发的原点,守正创新才是“破圈”之关键。
眼下,椒江“一江两岸”成为台州市区重点区块建设的热土地,椒江江北新区将着力营造古今辉映的人文魅力。
“我们将以古郡千年文化引领章安复兴征程,奋力打造‘台州根文化’的亮丽金名片。”周孔兵介绍,章安将建设好历史人文胜地、蓄势赶超旺地、人居生活福地、治理特色阵地。
放眼浙江,千年古城复兴的号角已奏响,该省正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创新性探索,通过对文化挖掘、文物保护、非遗传承等,避免“千城一面”。
此背景下,章安将结合老街保护与开发,传承古郡文化根脉。如依托乡贤馆,建章安史料馆,传承乡愁记忆;以农业转型、文化寻根、古村保护为重点,以九子山、太平山等沿山生态发展带为依托,鼓励培育农事体验、康养度假等新兴消费热点,把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
“江北新区开发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战略所向、机遇所在。”椒江区委书记王宗明表示,章安作为江北新区核心区,资源禀赋优势明显,要树立国际化视野、大湾区格局,积极拥抱台州二次城市化机遇,前景可待。
从章安远望椒江,一艘艘船舶驶向东海,椒江南岸高楼林立,椒江北岸望山见水忆乡愁。一江两岸,映射出台州发展之未来,也是观察千年古郡治章安复兴的最佳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