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式民居是闽西古村落中最多的建筑形制。它由一字形民居建筑衍生而来。在中轴线上建厅堂、大门,左、右两边依次建厢房。门前有灰埕,灰埕两边建横屋,兼做厨房和澡堂。灰埕外砌围墙,形成一个院落,围墙砌门楼。屋后是菜地或花园、厕所等。也有的民居以正大门为中轴线,中轴线两侧依次建厢房并呈平行排列,两边厢房之间的空间成为天井和过道。
还因为有的门楼正对河流、溪水,一开门便见河水流动,这被视为“不吉”,因而又在门楼前加置门照(罩),挡住视线,避开煞气。如新罗区万安镇竹贯村,村中有竹贯溪流淌,民居依次在竹贯溪两岸建造,为避开水煞、溪煞,有不少房屋就在大门前置“门照”以挡住视线。
庭院式民居在闽西村落中最为普遍,其特点是科学合理分配空间,打开门楼(门庐)天地开阔,关起门楼均属家族空间,不受干拢。鹅卵石铺设的雨坪既可提供农家晾晒方便,又成为孩童游艺场所,还是夏日炎炎的纳凉去处。进入大门,有回廊、天井、厢房,横屋、厅堂,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闽西古村落的庭院式民居建筑,如:
1,武平县桃溪镇亭头村
亭头村位于汀江上游亭头河两岸。这里有集中连片且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庭院式民居10多座。每一座建筑均有门庐、庭院、大厅、中厅、后厅、左右厢房,设有良好的排水系统。沿着鹅卵石铺就的村道拾石级而上,便是“三苟居”,又名“文靖遗庐”。该建筑为庭院式构造,含门楼和院落,门楼与院落之间是一个阔大的弧形雨坪,并由围墙包封。门楼于石级起柱,厚实雄壮,并雕刻吉祥图案。门楼两侧石柱有一副对联,“有水有山为世第,半耕半读作名家”。走进院落,门庐横额上有“三苟居”三个大字。“三苟”,典出《四书》,指苟全、苟美、苟合,与典出《华封三祝》中的“三多”相对,指多福、多寿、多儿孙。由此可见主人的文化情杯和实用追求。走近门庐,石柱两侧又有一副对联,“邺侯世第,柱史名家”。进入敞开的庭院大门,抬头便是一块高悬在横梁中间的“进士”匾额,左边题款:“钦命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尚其亭口口口"字样,右边题款“宣统辛亥岁仲冬李在周”字样。
2、新罗区岩山镇玉宝村
玉宝村位于漳平通龙岩的驿道上,现存始建于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古厝10多座,包括双凤堂、种德堂、满星堂、吉星堂等。这些建筑均是庭院式民居建筑。以吉星堂为例,门前有一口半月形的池塘和雨坪,大门、祖堂建在中轴线上,大门内依立柱设回廊,天井、横屋,祖堂两边是供人居住的厢房,厢房与横屋之间有甬道并开侧门,与屋外村道相通。
3、连城县曲溪乡冯地村
冯地村位于梅花山腹地将军山麓,被誉为九龙江之源。这里有10多座具有庭院式建筑风格的古民居。其结构为上、下厅左右各一厢房,正中间是天井,天井左右各一间厢房,俗称“八间头”。
4.漳平市溪南镇东湖村
东湖村山多坡陡,民居建筑依山而建。明末,东湖张氏开基祖迁至东湖村,开基东湖峡坵,肇建祠堂名“仁怡堂”,迄今有400多年历史。其后陆续建有古民居30多座,分布较为集中。庭前险壁以块石垒起砌成石坎,作为护坡。为防止地基过度吸水而坍塌,护坡内侧又以石槽铺设连接作为排水管道。护坡顶设门楼及围墙,进入门楼是雨坪,雨坪正中便是堂屋大门。漳平一地的民居建筑,多为2—3进对称形结构,前为大门及门厅,两侧多为厨房;中为正厅,是堂屋的主体,两边为厢房,与门厅有走廊相通。厅前为天井。三进落的则有后厅,与正厅用木质屏风相隔。堂屋多以砖木结构为主。正厅多有楹柱,厅前两侧设通道,旁置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