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土建筑间寻找文化传统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7-05-18 10:04:48  来源:深圳新闻网
核心提示:日前,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后张力智研究员与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教授朱竞翔应邀在南方科技大学举办了两场以建筑为核心主题的讲座。两位学者分别立足于历史与现代,探究古今建筑设计理念。张力智从自然、社会、文化与艺术等多个维度对中国传统乡土建筑进行了深度的文化阐释,呈现出乡土文化悠长的历史卷轴。朱竞翔则根据自身的设计实践与设计理想,讨论了在21世纪社会巨变之下,建筑设计者所要面对的矛盾与机遇。两场讲座面向一古一今,各自言说了建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日前,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后张力智研究员与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教授朱竞翔应邀在南方科技大学举办了两场以建筑为核心主题的讲座。两位学者分别立足于历史与现代,探究古今建筑设计理念。张力智从自然、社会、文化与艺术等多个维度对中国传统乡土建筑进行了深度的文化阐释,呈现出乡土文化悠长的历史卷轴。朱竞翔则根据自身的设计实践与设计理想,讨论了在21世纪社会巨变之下,建筑设计者所要面对的矛盾与机遇。两场讲座面向一古一今,各自言说了建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承载传统中国最朴实的生活记忆


  说到乡土建筑,必然会提到近些年火热的乡村旅游。然而,大多数人在乡村旅行过程中,常常热衷于村落的自然景致,以及富有神秘色彩的风水掌故,往往忽略了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村落建筑。


  前两年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曾把浙江中西部的一座古村落新叶村带进了大众的视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瞬间走红,许多父母假期带着自己的子女慕名而去,体验乡村安详宁静的生活。但对张力智来说,相比于新叶村宜人的山水景色,更具吸引力的是静卧在山水之间的村落建筑群。


  乡土建筑,顾名思义是指具有地方村落特色的古建筑。这些房子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有着自我文化传统的小村落。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村落,其乡土建筑也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特色。除了那些有着浓厚农家小院式的民间住宅,中国的乡土建筑还包括祠堂、寺庙、文化建筑(高塔、亭台楼阁)、桥梁以及商铺、作坊等等。这些建筑记录了几千年来传统中国最朴实的生活记忆。


 

  南祠堂,北寺庙:


  南北村落的建筑形式差异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使得南方的村落与北方的村落在建筑形式上有着诸多的差异。张力智认为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构造和聚居形式上。北方的房子防御性强,墙体厚实。而南方的房子则相反,墙体薄,通风性好。


  南方的村落多以宗族的形式聚居在一起,许多村落往往是某一单姓血缘村落,谱系祠堂是村子中最重要的公共建筑,人们在此祭祀祖先,公共议事、管理村落、社交集聚。可以说,祠堂是宗族文化显著的体现。


  而在中国北方,由于长期战乱,人口流动性大,难以形成具有谱姓特征的村落,因此庙宇成了连接村落间重要的乡土建筑,具有南方祠堂等同的社会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庙宇是通向乡土建筑文化的重要阶梯之一。


  楼上厅:


  儒学思想影响下的建筑类型


  除了自身文化传统外,宋代许多儒学精英隐居农村,开设书院讲学。于是儒学的思想逐渐被接受为乡村治理的重要知识来源,大量的文人士子参与到村落建设,对乡土建筑的构造和形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力智发现楼上厅便是这个时期独特的建筑类型。


  楼上厅主要出现在中国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其特点是一层矮而二层高,二层雕梁画栋,空间开敞。楼外又常设有廊道和栏杆。可是身处江南地区的人都知道,南方气候湿热,夏季气温极高,二楼常因太阳照射而闷热不堪,不宜人居。楼上厅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宴客、会友、藏书。古代文人士子常聚于楼上厅宴饮观书,吟诗作赋,凭栏眺望,纵情千里。于是,楼上厅成了文人居士们风雅娱乐的最佳场所。在宋代方志中常见与此相关的吟咏之作。


 

  有些乡土建筑并非中国独有也有“舶来”


  在中国的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和浙江沿海地区常可见到一种弧形的山墙。广西、广东把它们称作镬耳墙,指山墙仿佛大锅的两个耳朵一样;福建、浙江称其为观音兜,指山墙仿佛女士的帽兜一般。其实这样独特的山墙构造并不是“中国特色”,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从柬埔寨吴哥窟再到越南中部的占婆建筑,以及印度众多建筑均有类似的山墙存在,其年代之久远程度要比中国的弧线山墙早许多。


  中国的乡土建筑具有的很多元素与东南亚、南亚、中西亚存在联系,因为旧时,工匠多与商人出海进行经贸与技艺的交流,工匠们长期流动,并不局限于一处。有时他们会在异国他乡进行工匠劳作,并把当地的艺术元素带回到自己的所在地。历史上有很多传教士记载中国工匠在东南亚建造的事迹。


  长期从事乡土建筑文化研究和保护的张力智认为,对于每一个村落和乡土建筑而言,所谓价值,便存在于一个个微小的故事之中,对乡土建筑文化的深度挖掘能够为往后文物建筑研究、保护、利用、以及旅游开发等提供很好的依据,希望能引起外界人士更加关注和重视印记着祖祖辈辈文化记忆的乡土建筑。


  对于每一个村落和乡土建筑而言,所谓价值,便存在于一个个微小的故事之中,对乡土建筑文化的深度挖掘能够为往后文物建筑研究、保护、利用、以及旅游开发等提供很好的依据……


  ——张力智

 

 

本文标题: 在乡土建筑间寻找文化传统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05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