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当,俗称瓦头。瓦,即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遮光防水;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瓦当,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瓦片,它是中国古建筑中重要的构件,也是中国建筑美的标志。
瓦当的作用首先是防水、排水,由于中国古代的建筑多以木制结构为主,为保护其结构稳定性,在屋檐安装瓦当,可以保护木构的屋架以及飞檐不受风雨的侵蚀。其次是装饰作用,瓦当的表面雕刻有各种花纹,增加了建筑的美观,美化屋面轮廓。
瓦当艺术是古代建筑设计与生产工艺相结合的装饰艺术,它在各个时期均有使用,不同的时期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关于瓦当的形制与花样在各个朝代的表现,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根据考古资料了解,瓦当始制于西周中晚期,西周的瓦当为半圆形,且为素面,之后才逐渐出现花纹、动物图样。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建筑业的日益发达,随之引起了砖瓦制陶工艺的发展。瓦当以半圆形为主,但已经出现了圆形。
秦汉时期,全圆形瓦当占据主流,半圆形瓦当逐渐被淘汰,大半圆形的瓦当亦出现于秦代。秦代的瓦当多选取动物作为花纹,纹饰造型雄浑古朴,图案惟妙惟肖,构图生动多变。
秦始皇陵北2号建筑基址出土一件直径61厘米,高48厘米的夔纹大半圆形瓦当。当面图案由两条造型奇异的夔纹组成,两夔左右对称,姿态矫健,气韵生动,具有很高的装饰艺术价值。文物考古界誉之为瓦当王。
到了汉代,瓦当艺术进入了极盛期,著名的宫室建筑,大多有烧制砖瓦的陶窑,进行专门设计和生产。此时期流行用圆瓦当,纹饰取材广泛,除了常见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外,还有植物昆虫、鸟兽动物等。古朴而灵动、丰盈且稳健,蕴含着一种神秘的浪漫主义精神。
瓦当在进入魏晋南北朝后,其大小有所减小,纹饰以卷云纹为主。唐代,佛教兴盛,常用莲花纹饰的瓦当,多采用琉璃制作。宋代,瓦当纹饰有了兽面纹,有的采用金属制作。明清两代采用蟠龙纹居多,以显天子权威。
随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发展,瓦当产生并广泛使用,瓦当不仅是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中国艺术,也是实用与美学相结合的艺术。瓦当可以作为考古学年代判断的重要实物资料,以及中国书法、篆刻、绘画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瓦当是绝美的艺术品,给人以美的享受,为中国古建筑锦上添花。瓦当所承载的中国东方美,在从古至今无数的建筑上,充分展现着中国建筑艺术的魅力。历史车轮的徐徐滚动,瓦当所显露的朦胧美,是历史的沉积,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