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名,到底有多复杂?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1-06-21 13:23:42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古人到底可以有多少个称呼?”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古装剧爱好者,本来是同一个人却有着名、字、号等不同的称呼,搞得大家十分混乱。毕竟都是有身份的人,谁还不称几个名号啊。

  “古人到底可以有多少个称呼?”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古装剧爱好者,本来是同一个人却有着名、字、号等不同的称呼,搞得大家十分混乱。毕竟都是有身份的人,谁还不称几个名号啊。


  在古代,人的称呼可以分为姓、氏、名、字、号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含义都不一样。



  姓与氏


  姓和氏是古代宗族血缘关系的代号。在母系社会,姓是指母亲一族的血缘关系。同姓族人会分出多个分支并散居各处,各个分支的族人为了进行区分便会再取个“氏”族称号。


  氏多以自然造物、部落图腾、族群居住地的国名、地名或者氏族祖先的官位为主。如“有熊氏”、“青云氏”和“有穷氏”等。《易·系辞下》:“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后来这些氏族名称也简化为姓如熊、牛、云等。


  到了汉代以后,姓氏制度发生变革,“姓”的概念跟母亲就完全没有关系了,而成了父系血缘的代号,所谓贵族专属的“氏”也开始转变为姓,如今姓氏已经合为父系血缘代号了。



  名与字


  古人有名有字,旧说婴儿出生三个月以后由父亲取名,二十岁行冠礼之后取字,女子在十五岁年方及笄的时候取字。


  名,是个人的符号,在较为蒙昧的时代人们取名多以天干地支、个人特征为名。后来随着社会的前进,语言文字的发展,易学儒学的兴起,取名也成了以《易经》、《诗经》、《论语》等经典为参考,结合人们八字喜用的一门复杂学问。


  《左传·桓公六年》记载着春秋时代命名的五个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意思是:或根据其出身特点,或从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褒扬德行、寄托父辈期望等几个方面比照取名。并且提出七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这个东西就略微有技术含量,在古代,穷人起个名,一个“狗蛋”之流完事,人们长期地挣扎于温饱线上,什么抱负都是空想,所以,字几乎是士大夫、文人、书生的特权。


  在古代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多数都是相互称字,提到对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所以便产生了我国特有的“避讳”制度。



  号


  所谓“号”,就是个别称,在古代,只有混得还不赖的中上层,或者文人雅客才会有号。别号中以“居士”、“山人”最为常见,如苏东坡、郑板桥、朱柏庐等。


  起号之风,大概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像“老聃”、“鬼谷子”等,可视为我国最早的别号。东晋时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南北朝时代有更多的人给自己起了号,唐宋时形成普遍风气,元明清达到鼎盛,不但人人有号,而且一个人可以起许多号。


  正所谓赐子千金不如教子好名,好的名字可以弥补先天不足,让你的未来旺上加旺。


 
标签: 姓氏文化

本文标题: 古代的人名,到底有多复杂?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0608.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