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墙厝是井冈山客家的传统住房,土木结构。现在井冈山客家农村,有一种逐渐要灭绝的手艺,在以前,有了这种手艺,一生吃住不愁,这种手艺就是——土墙厝。
打土墙,用泥土夯筑与木料、青瓦建构而成的房子,叫泥屋,一般有两层。打土墙的人被称为土墙师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这种手艺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这种手艺,延续了几千年,在上世纪60、70、80年代,还很热,土墙厝也叫做泥巴房,打土墙的师傅在这几个年代里,可以说十分吃香。干打垒,夯筑土墙,客家话叫做“钟墙”,钟——就是撞击的意思。夹住土墙的两块厚木板,叫做“墙猜”。夯土的木槌,叫做“钟槌”。生土一般是红土,客家叫“黄泥”。
打土墙,需要一个师傅、两个人挑泥巴、两个人打毛坯、两个人打光、一个人上泥巴,有了这七个人,就可以建起冬暖夏凉的农村客家“泥巴房”。
打土墙需要这样的一些工具,墙板相当于模子,墙捶用于夯实泥巴,把泥巴打紧,舢板用来把墙体表面打光滑,墙板上还有流子棒,大概有6根,轮流可以换。
10担泥巴才能才能做一板墙。据计算,100平方米的房子一层,需要600板,一天最多能做30板,20天可以把100平方米的房子造好一层。舂墙人站在夹墙板上,高举木杵使劲夯筑,舂墙质量如何,事关房屋的坚固程度,而上梁是新屋基本落成的标志,客家民间对上梁十分重视,甚至讲究。
4800担的泥巴在土墙师傅20天的捣鼓下,就可以造成冬暖夏凉的土墙房子!因客家人大都住在山区,且格外注重屋址与山水走向以及地形之间的关系。屋址前面要有腰带状的红河流过,而且来水之源与去水之口,皆有回环而看不见水口,这样才能财源茂盛。
在井冈山客家农村,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这种房子格外受器重,因为造价很低,只要有泥巴都可以造房子,十分便宜。师傅十分受人尊重,当时做土墙厝的工钱也是比较高的。客家人一般都在农事闲暇、雨水较少的冬季建造房屋。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由茅草房到土墙房,土墙房再到木房子,木房子再到现在的楼房、钢筋混凝土房,井冈山客家人对居住的要求越来越高,房子的造价也越来越高。
一直到现在,很多人一生为了一个房子,要还一辈子的账,为房子打一辈子的工,现在的人和当时打土墙房子的比较,幸福感真的有住泥巴房子的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