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王澍改造下的富阳文村
近些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建设趋同,缺乏精神归属、文化个性以及断裂式的推陈出新,建筑与生活的生硬捆绑,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痛点。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7.35%,预估在2017年内,中国的超高楼建筑将增至600栋以上,与十年前相比增长近3倍。面对城市化的快速扩张,城市设计已成热点议题,在城市转型发展中,如何让建筑真正谱出城市古今艺术风貌,是每个建设者、居住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建筑设计窘境的成因“人,诗意地栖居”,在中国城市化飞速进程中难见这种悠然的诗意。新开建筑项目层出不穷的中国,俨然一个如火如荼的巨大工地,成为建筑师尽情驰骋的空间。在城市重要的设计项目中,国内外的建筑设计师各占半壁江山,对城市雷同和雷人的面貌都难辞其咎。国外建筑师将这里视为试验场,将许多现代主义的样式作为地标,生硬地嫁接到这片传统的土地;国内建筑师行业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设计师队伍膨胀但素质低下,更重要的是受极强的甲方支配意识和畸形政绩观的左右,许多设计师合理的意愿难以落到实处。
建筑设计需要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大众审美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理应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在泛娱乐化的时代,大众的建筑评论往往缺乏严肃与理性的思考:有人对一切基于传统基因的,或是复古的建筑推崇备至,对外来样式嗤之以鼻;有人一味偏好新奇建筑、反对怀旧的元素;还有人并无恒定的评判标准,但善于给建筑赋予诸如“大秋裤”、“马桶圈”之类的戏称。大众舆论在很大程度上被“花边新闻”化了,难以成为城市风貌的有效献策者。
“隐形城市化”与“人的城市化”之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高品质城市生活的需求也激发了对建筑艺术的关注,包括相关的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视觉传达、工业设计、工艺艺术等领域。身为行业的洞悉者,学院的建筑师思索着缓解城市化进程尴尬的对策。4月,“不断实验-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实验教学展”进入大众视野。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通过建筑实验讨论建筑如何保持人文批判性,探索新城市建筑的模式。王澍认为,城市的大拆大建使得城市里的建筑文化传承面临无望,而他希望乡村的“种子”还能发芽。经过对浙江省传统村落为期四年的调研,王澍力图在不改变古村落面貌的同时,实现“隐形城市化”。在实践上,他带领建筑学院沉浸到若干农村项目中,努力打通乡村建筑与城市建筑之间的鸿沟,借助国家新农村建设大潮,保存古民居的前提下混以文脉传承新创造。这类实验,横跨城乡,为浙江地域建筑文化特征的重塑带来研究示范价值,也为保持地域乡愁的新型城市化探索了新路。
早在十八大报告中,“人的城市化”理念就被着重提出,即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要让农民实现身份的转换,实现人居环境的转变,切实感受到城市的文化肌理和幸福感,正是王澍的期待,也是更多建筑设计问题考量的根本。
“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的融合
不久前,住建部发布《城市设计管理办法》,将20余个城市列为城市设计试点。《办法》中强调,应“传承历史文化,塑造城市特色”,“应当根据相关保护规划和要求,整体安排空间格局,保护延续历史文化,明确新建建筑和改扩建建筑的控制要求”。在城市建筑中兼顾创新与历史成为政府工作之重。近年来,中国本土建筑的国际范儿越来越足,国内设计师乐于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创作风格。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李少云曾对此表示担忧:本土建筑师在建筑创作方面向全球化看齐,不一定是正确的方向。中国建筑(601668,股吧)要在国际建筑界里取得领先地位,恰恰应回头来挖掘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的优秀基因。
眼下,在备受瞩目的雄安新区的建设规划中,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也在讲话中提到“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精细搞好城市设计,以工匠精神打造城市特色风貌,留下千年传承”。目前,我国城市发展正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型,贪大、媚洋、逐奢的建筑设计当被时代淘汰。优秀的建筑设计师,是文化跨越者、创新者,也理应是寻根者;城市化中的建筑,当能接续文脉、体现创新,伴随城市屹立长久。
北京商报记者隋永刚实习记者胡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