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是中国汉族传统的四大菜系之一、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中华料理集大成者。
川菜三派的划分,是在已有定论的上河帮、小河帮、下河帮的基础上,规范化完整表述为:上河帮川菜即以川西成都、乐山为中心地区的乐山川菜;小河帮川菜即以川南自贡为中心的盐帮菜,同时包括宜宾菜、泸州菜和内江菜;下河帮川菜即以老川东地区达州菜、重庆菜、万州菜为代表的江湖菜。三者共同组成川菜三大主流地方风味流派分支菜系,代表川菜发展最高艺术水平。
明末清初,辣椒传入,直至清末,风味特点逐渐定型,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创新发展,川菜以家常菜为主,高端菜为辅,取材多为日常百味,也不乏山珍海鲜。其特点为:“善用三椒”、“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口味多变,包含鱼香、家常、麻辣、红油、蒜泥、姜汁、陈皮、芥末、纯甜、怪味等24种口味。
1、回锅肉
回锅肉属于上河帮蓉派川菜,回锅肉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回锅肉一直被认为是川菜之首;又称熬锅肉,名菜典故由来,传说这道菜是从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当家菜。当时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清末时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隐家居,潜心研究烹饪。他将原煮后炒的回锅肉改为先将猪肉去腥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后再煎炒成菜。因为久蒸至熟,减少了可溶性蛋白质的损失,保持了肉质的浓郁鲜香,原味不失,色泽红亮。自此,名噪锦城的久蒸回锅肉便流传开来。
2、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是四川成都官府菜的代表菜,属于川菜系列,民间又称,宫爆鸡丁,宫保鸡丁中的“宫保”是指的清朝咸丰年间的太子少保“丁宝桢”,太子少保又称为宫保,所以这道菜是以丁宝桢的名号来定的菜名。名菜典故由来,清代山东巡抚丁宝桢曾经调用数十名济南名厨,为其烹调各种名菜。据说他宴请客人时,每次宴席上都要上一道油爆鸡丁;而每次这道菜都令客人赞不绝口,备受欢迎。后擢升为四川总督,他又将此菜带入四川。经四川厨师的加工改造,其做法更加讲究,品质更为精良。后被四川的官员作为贡菜献给皇帝,发展成为御用的名菜。
3、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是四川省传统名菜之一,是上河帮蓉派川菜,属于川菜。名菜典故由来,麻婆豆腐始创于清代同治年间,由成都万福桥“陈兴盛饭铺”老板娘陈刘氏所创。因她脸上有几颗麻子,故称为麻婆豆腐。陈氏所烹豆腐色泽红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烫、形整,极富川味特色,陈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尔,求食者趋之若鹜,文人骚客常会于此。有好事者观其陈氏脸生麻痕,便戏之为'陈麻婆豆腐',此言不径而走遂为美谈。饭铺因此冠为'陈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陈麻婆豆腐就被列为成都的著名食品。
4、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是一道四川成都传统名菜,属于上河帮蓉派川菜,由成都郭朝华、张田政夫妻创制而成;名菜典故由来,相传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华,与其妻一道以制售凉拌牛肺片为业,他们夫妻俩亲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篮叫卖。由于他们经营的凉拌肺片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为区别一般肺片摊店,人们称他们为“夫妻肺片”。设店经营后,在用料上更为讲究,以牛肉、心、舌、肚、头皮等取代最初单一的肺,质量日益提高。为了保持此菜的原有风味,“夫妻肺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通过今天对川菜的了解,你是不是对其更难以自拔了呢?每道菜的故事背后都有着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希望每一次的分享都可以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