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宴主菜为什么是淮扬菜?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1-08-12 11:41:44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1949年10月1日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之后,在北京饭店举行的盛大国宴,史称“开国第一宴”,这场宴会的菜点烹调,全部由淮扬菜厨房承担完成,五十周年国庆时,依然使用的淮扬菜,作为国宴指定用菜,淮扬菜一炮而红。

  1949年10月1日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之后,在北京饭店举行的盛大国宴,史称“开国第一宴”,这场宴会的菜点烹调,全部由淮扬菜厨房承担完成,五十周年国庆时,依然使用的淮扬菜,作为国宴指定用菜,淮扬菜一炮而红,大家都知道,中国有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那么淮扬菜又是什么呢?为什么八大菜系中没有提到淮扬菜?


  这还要从它的地域性说起,淮扬菜指以淮安和扬州为中心的淮扬地域性菜,流传于江苏淮安、扬州、镇江、安徽中部一带,淮扬菜与金陵菜、苏锡菜、徐海菜,共同组成了苏菜,苏菜擅长炖、焖、蒸、炒,重视调汤,保持原汁,风味清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脱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现在的情况简单明了,淮扬菜是苏菜的一个分支,这么说大家都好理解吧。



  明万历年间《淮安府志》记载:“淮安饮食华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夸视江表。”这“制度”之中,就包括饮宴规格、规矩。


  清代康熙年间的《淮安府志》中则记载:“涉江以北,宴会珍错之盛,淮安为最。


  国宴都是以淮扬菜为主,尤其是现代。究其原因,一是因其精美与精细,包括刀功、火候、搭配、造型等等,无一不体现功夫;二是食材朴实,取之容易,不像川菜急火爆炒,也不像粤菜采用生猛海鲜,重要的味道偏淡或甜,因为要考虑国内外来宾,如果像川菜、湘菜重辣,可能会有宾客感觉不适。


  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注重鲜活,口味平和,清鲜而略带甜味,其菜品细致精美,格调高雅,扬州位于长江沿岸,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在这里与长江交汇,大小湖泊数不胜数,一年四季,水产禽蔬野味不断,食材主要以鲜活为主,对原料都有严格选料要求,注重突出原料的本位,甜咸适中,咸中微甜。


  清炖蟹粉狮子头


  青菜酥烂清口,食后清香满口,狮子头肥嫩异常,蟹粉鲜香,齿颊留香,令人久久不能忘怀,此乃“扬州三头”之一,粉狮子头宜用砂锅炖制,成熟后,趁热上桌,把它盛在小碗里,仔细摇一摇再放在桌子上,这狮子头应该在碗里出现一阵轻微抖动,那身形如狮头甩水一般。



  软兜长鱼


  ”江淮地区盛产鳝鱼,肉嫩、味美,营养丰富。软兜长鱼,又称“软兜鳝鱼”,是淮扬菜中最负盛名的一道菜肴,据《山海经》记载:“湖灌之水,其中多鳝,淮安人厚待中外宾客,最喜欢端上这道“鲜嫩可口别具一格”的菜,让宾客尝鲜,赞口不绝。


  成菜后鱼肉十分醇嫩,用筷子夹起,两端一垂,犹如小孩胸前的兜肚带,食时,可以汤匙兜住,故名“软兜长鱼”。


  水晶肴肉


  水晶肴肉,是江苏镇江区汉族传统名菜,属于苏菜系,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水晶肴蹄成菜后肉红皮白,光滑晶莹,卤冻透明,犹如水晶,故有“水晶”之美称,肉质鲜红,皮白光洁晶莹,卤冻透明,质地醇酥,油润不腻,滋味鲜香,没有肥肉的腻味,满满的胶原蛋白。



  文思豆腐羹


  一道做成功的扬州名菜文思豆腐,精美的汤盆里,只见上千缕细如发丝的豆腐丝,似沉似浮地飘荡在其中,轻盈、洁白、精致,其间还点缀着些许红色的胡萝卜丝、绿色的青菜丝、等等。


  这道美食,堪称五彩缤纷、美美妙绝伦。豆腐丝鲜嫩滑爽,入口即化;配料亮丽悦目,精致鲜美;汤汁则清醇滋补,回味无穷。


  淮扬菜在民间有着,“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的荣誉,淮扬菜历史悠久制作精良,食材不一定是山珍海味,吃起来却是非常舒服,像国宴这样的大型宴会,重麻、重辣、重油、重酱都不合适,众口难调。


  只有甜咸适中、咸中微甜、风味清鲜,浓而不腻的淮扬菜,才能更胜一筹,让您在用餐的同时,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清雅气质,所以说淮扬菜,在国宴的场合里,绝对是不二之选。


 
标签: 淮扬菜

本文标题: 国宴主菜为什么是淮扬菜?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075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