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属于汉服,为汉族传统服饰中的一种。包括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深衣,其次是与中原人宽衣大带相异的北方少数民族服装:胡服。受当时政治、文化整体影响,百家争鸣,儒家提倡“宪章文武”、“约之以礼”、“文质彬彬”。
道家提出“被(披)褐怀玉”、“甘其食,美其服”。墨家提倡“节用”、“尚用”,不必过分豪华,“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属于儒家学派,但已兼受道家、法家影响的苟况强调:“冠弁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镂皆有等差。”法家韩非子则在否定天命鬼神的同时,提倡服装要“崇尚自然,反对修饰”。《淮南子·览冥训》载“晚世之时,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当时各国服饰审美的真实特点。
袍的款式有三种类型。
第一型后领下凹,前领为三角形交领。两袖下斜向外收杀,袖筒最宽处在腋下,小袖口。此型尺寸较小,比较实用。
第二型两袖平直,宽袖口,短袖筒。后领直起,前领为交领(三角形)。衣身较宽松,为罩于表面的袍服。
第三型长袖,袖下部呈弧状(袖下面的弧线称为“胡”,据《后汉书·舆服志》说它是仿效牛的颈项下有垂胡之形而设计的)。衣身宽松,有华贵的风度。此种款式至西汉仍继续流行。
以上三种类型,均为交领、右衽、直裾式,上衣与下裳连为一体。
以下皆为考古材料(取自百度百科):
主要考自湖南长沙战国楚墓、湖南长沙仰天湖战国楚墓、湖南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河南洛阳金村韩墓、河北燕下都战国遗址这几个墓址
湖南长沙战国楚墓:此墓址出土的帛画人物与木俑,尚有衣襟右侧向后身呈三角形延伸的曲裾袍式。此墓址出土的漆奁装饰人物纹,所绘人物虽极简练,但作风非常写实。其在中间坐者在室内,为观舞的主人。立者在室外作舞蹈表演,所穿大袖、宽下摆、V字形交领长袍,腰间紧束腰带,体态秀美。《尸子》:“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此漆奁人物画所表现的,也正是细腰的装束。此外,所有人物衣着领口、袖口、下摆及腰带均为白色,可能是在深色袍子之内衬穿白色衬衣。头冠虽不清楚,但都有缨带下垂,系于颌下。此墓址出土的彩绘木俑,多数穿直裾袍,只有一个穿曲裾袍。袍式长者曳地,短者及踝,袍裾沿边均镶锦缘。袍身纹饰为雷纹和重菱纹,重菱纹又称为“杯纹”,因它形似双耳漆杯,或称为“长命纹”,取长寿吉利的含义。
湖南长沙仰天湖战国楚墓:此墓址出土的女木俑,穿绘绣交领右衽曲裾袍,领及衽边均饰以较宽的锦缘。
湖南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此墓址出土的驭龙升天图帛画,画着一个男子驾一条龙,龙前是鱼,龙后是鹭鹚鸟,表示能入海或升天。男子头戴切云冠,长缨结于颌下,腰束大带,袍式宽松、广袖、曲裾,长可掩足。即当时的深衣。
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此墓址出土的少女龙凤帛画。画一女子合手祈祷,身穿广袖宽松曳地曲裾长袍,袖身肥大,袖口缩敛,下侧弧线成垂胡状,腰束大带,与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所出土帛画中驾龙男子的袍式基本相同。《尔雅·释衣》谓袖身扩大部分为“祛”,袖口缩敛部分为“袂”,这种袖式后来称为“琵琶袖”。袍与衫的区别,在于有没有袖口,有袖口的为袍,无袖口的为衫。
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此墓址出土编钟虡(jù音据)中层的铜人,上衣是矩形交领、紧身、窄袖、衣襟下摆左长右短呈曲波形弯曲,领缘有几何花边为饰。下穿折裥裙裳,裙裳左右两侧各有一条几何纹直条图案为饰。裙的长度短者及膝,长者及地。均穿于上衣之内。腰间束革带,挂有垂缨及心形囊。腰右侧佩短剑。头戴上宽下紧的平顶帽,为仪仗乐队的装束。
河南洛阳金村韩墓:此墓址出土的两件战国长袖曲裾袍舞女玉雕,式样均为交领、右衽,袍长曳地,腰束大带。此墓址出土的战国青铜玩雀女孩,上衣为立领式,立领是在领窝加领座才能制成的。裙裳长仅及膝,为中短裙。腰间束有珰的革带,革带上挂着悬有组玉佩的组带。足穿革靴,发分左右梳两条长辫。用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来看,也是颇为时髦的。
河北燕下都战国遗址:此墓址出土的铜人,穿右衽矩形交领长袍,腰束革带,用带钩扣接。
我们现代大多数在市面上流通的汉服并不能完全复原当时的形制,但很多形制也会有七八分相似,加入一些现代人的审美元素,让汉服既有传统的感觉,也有现代的影子,两两相融,美美与共。但形制方面并不可以完全改变,比如交领、右衽、直裾等这些要划重点还原,讲汉服常服化就不能把最基本的形制搞混,而且这些可以考证的还是要规规矩矩复刻出来,很多其他的比如面料,丝线,配色或者长宽数据等等,没有考证或数据有所偏差的地方,可以巧妙的加入一些现代元素,完美融合才能做到大众可以接受。
小编希望大家在看过这些科普资料以后可以对春秋时期汉服有所了解,即便这是一个离我们极其遥远的一个时代,但它所带来的汉服文化影响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各个朝代,对现代服饰也有影响,我们不能嗤之以鼻,而应该了解并传播,这些汉服文化,也是一种很好好的文化输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