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非遗 侗族服饰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19-09-11 10:47:06  来源:百度网络  作者:口儿口物语
核心提示:根据侗族女子服装特点,可将侗族服装分为三种款式——紧束型裙装、宽松型裙装和裤装。侗族女子的头饰非常有特色——飘逸的长发用红头绳扎住,盘在头上,再包上黑纱帕,在脑后再别上银簪、银梳等银饰,再装饰上银盘花、银头冠等头饰,分外迷人和夺目。侗族男子的服饰相对于女子来说。显得简朴、大方。他们在头上用青布包头;上身穿着立领的对襟上衣,外罩无纽扣的短坎肩,衣襟等处有绣饰;腰间系传统的侗族腰带

  侗族是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交汇处。侗族服饰千姿百态,款式丰富。族人平时穿着便装,讲求实用性;而节日庆典时则盛装出席,注重装饰审美。


  千姿百态的服装

  侗族服饰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美感。侗族女子平时穿着便装,讲求实用的功效。但是每逢侗族传统节日到来,侗族美丽的姑娘们就会将自己珍藏的节日盛装穿戴起来。侗族女子传统民族服装注重装饰的审美,注重朴素和华贵的搭配。根据侗族女子服装特点,可将侗族服装分为三种款式——紧束型裙装、宽松型裙装和裤装。侗族女子的头饰非常有特色——飘逸的长发用红头绳扎住,盘在头上,再包上黑纱帕,在脑后再别上银簪、银梳等银饰,再装饰上银盘花、银头冠等头饰,分外迷人和夺目。侗族男子的服饰相对于女子来说。显得简朴、大方。他们在头上用青布包头;上身穿着立领的对襟上衣,外罩无纽扣的短坎肩,衣襟等处有绣饰;腰间系传统的侗族腰带;下身穿长裤,裹绑腿,穿草鞋或直接打赤脚。侗族人喜欢穿戴自纺、自织和自染的传统侗布,喜欢青色、紫色、白色和蓝色的服饰。颜色较深的颜色多在春、秋、冬三季穿着,白色多用于夏季,紫色多用于节日盛装的时候穿着。


  图腾服饰纹样


  侗族是一个信仰多神的民族,相信“万物有灵”。在侗族人心里,凡是世间存在的事物,如花鸟鱼虫、山川河流,都会“显灵”,驱邪除害。于是,侗族人便喜欢穿附有这些图案的服装,以祈求得到神灵的庇护和保佑,平安健康。侗族以农耕为主,因此尤其崇拜与稻耕有关的自然物,如山、水、太阳、树等,在服饰上也有许多与图腾崇拜有关的纹样。如鱼骨纹、三角纹、菱形纹就来源于鱼图腾;螺旋纹来源于对蛇的崇拜;水波纹、漩涡纹则与侗族水崇拜有关;龙纹源于龙图腾;云雷纹来源于天和雷的崇拜;童帽上常有动物图案,这是在为孩子祈祷健康,有护身符的意义。


  侗族服饰色彩特点

  侗族爱用黑、蓝、紫、白、粉红等淡雅、明快又温馨的色彩,忌大红大绿,服饰色彩鲜艳明朗,毫不阴暗晦涩,但又不显得繁复而令人眼花缭乱,同时它秀丽和谐,色块之间和整套服饰搭配协调合理,给人以一种清丽悦目的审美感受。侗族妇女服饰一般是在清蓝底色上,在衣领、襟边、胸兜、袖口、下摆等处配以色彩斑斓的花纹装饰,主要有绿、黄、白,显得清新秀丽,素雅和谐。帕子之类的织绣品,多以白布或黑布做底,用黑线或白线、蓝线挑花刺绣而成,黑、蓝、白对比鲜明,格调朴雅。背带、围腰、童帽等,一般以黑色绒布或侗布做底,用色彩鲜艳的红色或绿色的丝线绣成,风格雅致,色调明快。侗锦的色彩,通常以蓝色和黑色作底,配绣于粉红色为主的太阳、月亮、龙、花、鱼、乌等,使对比色统一于深色之中,冷暖色协调组合,呈现出一种明快素雅、秀丽和谐的审美风格。


  侗族的服饰色彩又给现代服装设计师带来无限的服装设计元素和设计灵感。比如在张天爱的作品中,通常都以红黑两色为基调,简洁高贵,浑然天成。衣着展示则以东方本土风情为本,但同时又有着清新浓郁的异域情调,这些女装成衣无论从面料款式,还是从做工搭配等方面都近乎完美,无可挑剔。吴海燕、张天爱、张肇达、陈家强等都多次发表过相关主题的作品,为复兴我国民族服饰文化作出了贡献。其突出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侗族服饰色彩,透过时尚与经典创意组合诠释服装内涵,时尚与经典、东方文化传统与时尚交集荟萃,追求服装独特的民族风格,注重整体色彩,个性而不张扬。


  璀璨的少数民族总能孕育出自己的独特文化,侗族服饰就是侗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他们将自己的求美的心理融入在服饰中,为自己多增添一份独有的特色和风采。


 

本文标题: 少数民族的非遗 侗族服饰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091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