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古民居建筑的开发和保护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及文化建设者的重视。作为一名10多年来致力于发掘、研究、保护和开发珠海古民居梅溪牌坊文化内涵的社会学者,我想说的是,绝不能让过度的商业开发、娱乐化的外在包装和所谓的“修旧如旧”等认识误区,扼杀、淹没或削弱了各类古民居、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文化建设者要通过深入的挖掘梳理、准确的分析研究和科学的价值认定,去唤醒古民居依存的“文化之魂”,让基层文化建设在艺术审美、思想引领和精神感动等方面更有作为。
魂体相符、最小干预应该是古民居保护和开发的基本原则。
珠海梅溪牌坊从一片被遗弃的断垣残壁,到每年吸引几十万海内外游客游览观赏的岭南地区著名文化景区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之处在于这里的保护和开发做到了“魂体相符”,唤醒了这片古民居建筑群的“文化之魂”。
和文字、绘画、音乐等审美形态一样,任何建筑都是有灵魂的,其文化特质就是它的灵魂。在珠海梅溪牌坊,既有庙宇、祠堂、牌坊、庭院、民居、墓园等体现千年以来东方农耕文明,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又有海洋文明带来的舞厅、花厅等带有19世纪西方工业文明印迹和异域风情的建筑元素。从那些体现传统道德文化、古老建筑文化、民间居住文化、生死文化以及海外华侨文化、基督教文化、建筑雕塑文化等林林总总文化形态的古民居建筑中,只有找到最能代表梅溪牌坊古民居价值的“文化之魂”,我们才能使梅溪牌坊魂体相符,栩栩如生。深入研究后发现,陈芳其人才是这片古民居的文化之魂,而陈芳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这位海外华侨富商从1849年到1890年在夏威夷41年的传奇人生中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人格力量和叶落归根后爱国爱乡、乐善好施的道德追求。抓住了这个“文化之魂”,保护开发后的梅溪牌坊古民居才成了会说话的建筑。
我们决不用现代装饰材料去进行“修旧如旧”的修复,既不能掩盖古建筑产生年代的历史原貌,也不能抹去后世附加其上的时代标记。此种“最小干预法”,最大限度保护了古民居的原始生态环境。一座小小的梅溪牌坊,就这样集中地还原和浓缩了上千年的华夏建筑史、200年的海外华侨史和20世纪岭南地域变迁的当代史,这样丰富而生动的审美遗存,时时刻刻都会给人以滋润内心、激发情感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