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间会不断的交流融合,这是一个永远不变的主调。贯穿满清服饰发展的一条主线,就是前朝的继承与创新、融合与再生。
满族从金朝的女真族开始,由一个四处迀徙的渔猎民族变为一个封建社会,对于满清政权来说,最两难的问题是该不该继承汉朝已经成熟的各种规章制度。其中就包括服饰制度。清代初期,满族为了传承其本民族的习俗,对汉人强制推行“剃发易服”的政策,这个政策引起了汉族人民的强烈反抗,最后为了安抚汉族人,清朝政府采纳了“十从十不从”的建议,汉族的服饰得以留存下来。
清朝统治者之所以愿意接纳汉人服饰制度的存在,主要有两点原因:①虽然清代统治者初期一再主张“一代冠服自有一代之制”、“毋忘祖宗旧制,衣女直衣”,②清朝初期,战争频繁,清政权很难在短期内设计出完美的服装纹样体系。所以只能较多地借鉴前朝(特别是明朝)服饰制度。最终采取了“取文弃式”的服饰继承思想。最终清代服饰形成了兼容并蓄的特色。服饰特点上依然是本民族特色的紧身窄袖设计,有利于骑射运动,纹样上则继承了汉族历代形成的纹样形式,由此可见,两个民族在看似矛盾的外表下默默进行着交流与融合。这种融合,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
影响清代宫廷服饰纹样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就是西方元素的传入,欧洲那个时期最流行的纹样是巴洛克、洛可可风格,其风格特点为华丽,繁复,各种花边,绸带,褶折,以女性服装最为突出,这种以“繁复装饰”为主的风格传入中国后,正是清代宫廷贵族为之向往的,随后纷纷效仿,将清代宫廷服饰纹样向着繁复堆砌的审美方向进一步发展。但这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对中国传统纹样的一种创新和发展,是一种中西合璧。
同时,十八世纪的欧洲也受到清代宫廷服饰纹样的影响,直到今天清代龙凤纹的艺术形象也被西方人认为是中国民族的图腾形象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