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6岁的黄修会出生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凤山乡银川村,银川村是一个传统彝族村寨,曾经这里的村民穿戴一度是自给自足,户户村民会织布,家家妇女会绣花。小时候的耳濡目染,黄修会在母亲的影响下熟练掌握了彝族的服饰制作技艺,在她读书期间便可轻松为姐妹制作漂亮服饰。由于家庭的变故,黄修会初中毕业后选择来到当地集市所在地凤山村,租门面做起彝族服装制作的生意,这一做就是34年。如今黄修会在凤山村有房子、门面,两个孩子已经踏入社会,生活不愁,可她依然坚守着小小的服装工作室,专注传统彝族服饰的传承和创新。
9月5日,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凤山乡凤山村,村民正在学习制作彝族服饰。
2017年,在当地文化部门的帮助下,黄修会到上海接受传统民族服饰与现代创新的学习,期间,她创作的作品不光在北京参与展览,部分还远赴英国展出。在黄修会看来,祖辈传下来的手艺要同现代文化相结合、要创新,必须要更多人的参与。于是她开办培训班,免费提供工具和材料,鼓励、教授身边的人学习制作彝族服饰,先后让50多人能够自己独立完成服饰的制作。
2018年,黄修会被评为大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传承人。黄修会说,她会继续开设培训班,让更多的彝族同胞参与进来免费学习,只有大家都参与了,传统文化才能融入生活中,从而得到更好地传承。“通过努力,让大家都穿彝族服饰、说彝族语言、跳彝族舞蹈,展现我们彝族文化的魅力,应该不会太远。”黄修会说。
记者:罗大富
编辑:李锋
编审:许再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