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服】
原为南明朝宫廷服饰
这门手艺在上世纪90年代几乎失传
直到近几年
广西“壮族三月三”节日被重视
穿衮服在当地重新盛行
这门手艺才又活了过来
壮族衮服,流行于广西西北部、南盘江两岸的隆林、西林和贵州兴义、安龙等县市的壮族、布依族村寨。2016年11月壮族衮服进入自治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壮族衮服原是明朝宫廷服饰。1646年,被清兵追杀的南明皇帝朱由榔逃到今贵州省安龙县避难,之前他曾暂住在今贵州省兴义市南盘江镇南龙村。南龙村与广西隆林县革步乡央索村隔江相邻。当时,嫔妃们穿着宫廷服饰与当地妇女交往,其衮服被当地妇女用家织布仿制。后来经不断加工,演变成一款独特的服饰,壮语称“箔衮”。【箔】当地译为衣服;【衮】:来源于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
△衮服传承人·黄阿回
壮族衮服,衣长盖臀,注重修腰;双层衣袖,外袖较宽,长至肘部;里袖稍窄,长至手腕;衣领、衣斗,衣袖镶花;五颗布扣,均系上银铃花;穿衮服要配上唐装裤,戴绣花头帕、穿绣花鞋。
在颜色搭配上,壮族衮服一般是老年装以黄色为底,体现长者的尊贵;中年装以蓝色为底,体现成人的稳重;青年装以粉红为底,体现青春的浪漫;少年装以青色为底,体现少年的纯真。
壮族衮服产生、发展和传承,体现了壮族妇女在服饰文化上善于学习和创造。壮族妇女视衮服为珍贵服饰,一般在重要场合才穿。
壮族衮服传承人
黄阿回,53岁,广西隆林县人,最善长设计制作广西贵州两省沿南盘江一带各种类型的壮族服饰。花样绘画灵巧生动,刺绣风格紧密饱满,充满立体感。其创作灵感大多来源于生活,服饰背带等作品很受当地民众的欢迎,是广西壮族衮服最具代表性的传承人之一。
黄阿回自小喜欢绘画、刺绣,跟着母亲学习制作衮服,到如今已经有几十年了。她告诉记者,传统衮服由于裁剪方式的原因,穿起来其实并没有时装舒适,于是她便采用时装的裁剪方法对传统衮服进行改良,如今,找她订制衮服的人越来越多,她希望以这样的方式让衮服制作技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