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中国为何就难找到几个这样流芳千古的建筑艺术?”---这句话藏在我心中已经很久了。
从我第一次有机会跨出国门,踏上欧洲的土地,对着人家那些随处可见的动辄上百年、几千年的精美绝伦的古代建筑和雕刻艺术惊叹不已的那刻起,心中就不时地冒出这样的念头: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就难找出这样令人震撼具有艺术品位的建筑呢?但这些话只是放在心里,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表达出来。
有意思的是,在我发表于博首的《罗马之行最不可错过的十大景观》一文的评价后,居然也有网友为此而发生了争吵:
先是一位“新浪网友”评价说:“看了这些两千年前精美绝伦古建筑,我这个“文明古国”的子民羞愧得无地自容。-----我们的土地上能找出多少一千年前的古建筑呢?”可能想说明感慨太深吧,这句话他居然一连发了好几遍。
接着就有一位“新浪网友”回应道:“呵呵,被文化大革命扫荡10年还能有多少??”
那位又反驳说:“此言差矣!不是扫荡没了,而是本来就没有。魏晋以前的地上建筑在中国十分罕见。”
有位曹景胜朋友刚说了句:“古罗马似乎与中华民族有许多相同之处。”,马上就有人跟帖呛他:“相同的是都要吃饭,都要性交。其它相差万里!”
这几位你一言我一语的剑拔弩张的时候,来了一位“曾经的万科拥趸”,写下洋洋洒洒的一大段评论。我觉得非常有道理。现把它推荐给大家,不奢求每个人都能同意他的观点,但求能引发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一点认真地反思也好。评论全文如下:
看了这些两千年前精美绝伦古建筑,我这个“文明古国”的子民羞愧得无地自容
按导游的说法,欧洲就是看三老:老房子、老教堂、老雕塑。此言的确不虚,看到罗马那些2000年以上的建筑遗迹和巴黎、佛罗伦萨那些大几百年历史、且仍在发挥正常使用功能的老房子,的确令人赞叹不已。
反观中国,就的确令人汗颜了。举个例子,建于12世纪的巴黎圣母院目前仍在正常使用,可同时代的南宋古建筑在国内还能找得到吗?去欧洲之前,我一直以为欧洲的古建筑能留存得久主要是采用石头结构,但实地查看发现很多几百年的建筑也是砖结构的,当然木制结构的几乎没有。中国古代建筑多为砖木结构,这对长久保存的确是先天不足,且砖制建筑为什么也无法长久保留?原因当然有很多,但建筑工艺求廉求快、质量低劣肯定是个重要原因。
罗马斗兽场基本上是一个与秦代阿房宫同时代的建筑,迄今巍然屹立;可阿房宫的宏大精美我们只能通过文学作品的描述去想象一下了。原因据说是项羽一把火烧了阿房宫,在我看来,阿房宫的建筑工艺才是真正的问题,阿房宫基本是夯土结构,俗称打土垒,就是不烧又能撑多少年?夯土结构自然也有他的优势:工期短、就地取材、成本低。以秦当年的工程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用坚固的石头去造规模如此宏大的阿房宫完全就是不可能完成的问题,所以始皇帝自然会偷工减料,要的是气派和规模,其他的以后在说吧。
这两天高铁出了大事,网上分析总结的太多太多,但不管如何我觉得这个和某党某派执政倒真关系不大,偏安欧亚大陆东南角这疙瘩的中国人,对人对事的态度都是老祖宗一脉传下来的,觉得有哪些问题,要自省,还得靠自己去改。
中国的古老文明多是以非实物的形式保存下来的:例如:全世界唯一还在大规模使用的象形文字:汉字,商周以来留存下来的丰富的文化典籍;构筑物与造像之类留存下来也有,但不多,且艺术水准和古希腊、古罗马比还是有相当差距的。很多人会说,国人重写意、西人重写实,不可类比。记得有一次和一个画油画的朋友聊天,我问他,毕加索乱涂乱画的就成大师了,这家伙有没有基本的美术功底啊?朋友大笑:老毕的透视、素描一级棒,坚实的绘画基本功正是抽象派风格的基础和保证。
咱们的老祖宗开始就偏爱规模和速度,兵马俑一搞搞几千、上万个,石窟、庙宇里的造像基本也是以量取胜,质量水准自然就放一边去了,这种氛围怎能出精品。米开朗基罗一辈子才刻了多少雕塑?中国到哪里能见到象米兰大教堂这样持续建造600年的建筑?
小结一下:欧洲:小而精;中国:大而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