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主要聚居在东北三省,其余散居全国各地。
满族服饰高雅华丽,工艺精湛,历史上曾对我国的服饰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17世纪前,男子服装为左右开襟的“马蹄袖”袍褂,袖口狭窄,便于骑马。到1900年后,变成极大极紧的腰身和窄袖式样。在长衣袍衫外,上身加穿一领马褂,长及脐部,独具特色的坎肩,有大襟、双襟、琵琶襟、一字襟等。挂腰的饭袋是男子的配饰,后来变成烟荷包。
男子头顶前半部剃发,顶上留发,结辫,垂于脑后,戴瓜皮帽,顶上缀红缨。
最有特点的妇女服装是宽大的直筒长袍,后称为“旗袍”,长度掩足,袖口平而大。旗袍最早为宽腰直筒,两侧下开衩,几经变化,收紧腰部,缩短袍身,更为称身合体。旗袍多以绸缎制作,讲究镶边工艺,领口、袖口,衣襟都有多层镶边装饰。在北京有“京城十八镶”的做法,既以镶十八道边为美。
女子成年后留发、结辫,成绾或髻。头饰也极为讲究,造型优美独特,称为“旗头”。妇女不缠足,着绣花鞋,也有不少人喜欢穿高底鞋。
满族女子多喜欢用天蓝、玫瑰紫、石青、浅灰、深绛等色。有尚白习俗,常在衣襟及饰物上刺绣各种图案。
满族服装充分展现了我国民族服饰文化的精湛与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