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服——汉族最高等级的礼服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1-11-16 11:55:44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从“衣、食、住、行”中“衣”排在首位,我们就可以看出其是我们在生活中是必不可缺的生活用品。

  从“衣、食、住、行”中“衣”排在首位,我们就可以看出其是我们在生活中是必不可缺的生活用品。而我们所熟知的“华夏文明”中的“华”一字指代的是什么呢?其实“华夏文明”中的“华夏”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尚书·周书·武成》里的“华夏蛮貊,罔不率俾”中。


  意思是无论是中原地区的民族,或者说边远地区的民族都对周武王表示顺从。夏,大也。中国讲究传统礼仪之大,所以被称为夏;而同时有着服饰之美,故称华。而衣服最初的意义就是在于遮羞,是文明之始,也是“礼仪”的最初的产生。在中国古代的服饰中汉服应该是现在大街小巷上经常能见到的一种,而在汉服中有一种最高等级的礼服——冕服。



  想要了解某种服饰,就要先从它的起源开始。其实在西周时期冕服就出现了,从周代颂敦铭的“易(锡)女(汝)玄衣黹屯,赤巿朱黄”以及周代吴彝铭的“易鬯(香酒)一(卣),元衮衣赤舄”和“易女玄裳”等等就可以看出。“玄衣”指的就是冕服中的玄色上衣,“衮衣”是指画着龙的衮服,而“裳”则代表冕服中下半身穿的裙子。而到了周朝随着冕服定制的规范和完善,冕服就正式确立了。


  那么冕服在样式方面又有哪些讲究呢?


  随着冕服制度的完善,到后来冕服就是由冕冠、玄衣、纁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以及赤舄等等构成的。一般为了在视觉上有更好的效果,在玄衣的肩部和背部以及袖部都会绣上些不同的花纹,也就是“十二纹章”。所以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就会发现剧中的大臣身上穿着的冕服是各种各样的。除去在衣物上有讲究,冕服的配件种类也是各种各样,比如说玉钩、玉佩和玉环等等。其中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冕冠了,电视剧里的人物头上戴着有一条条玉串的头饰就是冕冠,冕冠又称旒冠。旒指的就是玉串,往往头上玉串和衣服上的纹章种类越多的人,越有可能是一位地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然而如此华美的冕服并不是谁都可以穿的,什么样人能穿冕服以及该穿什么样的冕服都是有规定的。《周礼·司服》中就记载了冕服的六种等级,分别是: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闝、玄冕。其中大裘冕等级最高,衣物上也秀了“十二纹章”,如此待遇自然是一国之帝才能穿,往下以此类推等级逐渐降低。


  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冕服的种类和样式等等都随着有了变化,但是穿冕服的制度一直是被沿用到了明朝时期,直到清朝才终结了身穿冕服的时代。到了清朝的时候,等到满清的皇帝即位后,选择先从文化方面治理国家。而服饰和发型正是体现国家文化最直接的方式,于是就有了“剃发易服”的出现,至此以后从清代开始冕服就渐渐地淡化在了人们的视野里。



  而在中国历史中影响深远的冕服,虽然被废除了,但满清时期的服装也吸收了明朝服饰的图案,也算是和冕服相融合了。而历史上继清朝之后也有帝王想要恢复冕服的制度,就比如说袁世凯在建立中华帝国的时候脑海里就有过这一类的念头。所以在袁世凯登基的时候就选择穿着祭冠和祭服,以此想要重新找回冕服制服,但其实当时袁世凯所穿的衣服在实际上是爵升同得冕服,也属于只是融合了冕服的一种服装。而冕服最注重的两点是衣裳的配色已经衣裳上的纹章,所以袁世凯想要恢复冕服制度的想法最后也只能是不了了之。


  冕服作为汉民族中等级最高的礼服,同时也是中国之“华”的代表象征,不仅影响了中国甚至在外国也被喜爱。在朝鲜的高丽时期,高丽的国王就曾经欣然接受了我国皇帝所赐的冕服,并且在《高丽史》中有记载前后朝鲜都有多次被赐予冕服的记录。直到现代社会,例如2004年在韩国皇室后裔李玫和李海瑗在首尔的宗庙祭祀活动中都能见到冕服的影子。


  除去韩国之外冕服同样也流传到了日本,壬辰之战不知道大家对此有没有了解,在壬辰之战中清朝政府候就赠与了丰臣秀吉冕服并且被接受了。可见作为汉族的服饰之一的冕服具有其强大的艺术魅力,纵使朝代更替,冕服始终也被作为中国传统的法服。而通过对冕服的了解,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我们自身对于中国古代传统服饰的鉴赏能力,并且同时也对古代的传统服饰更加了解。


 
标签: 冕服 古代服饰

本文标题: 冕服——汉族最高等级的礼服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1223.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