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大会》:四个“空间”探寻遗址背后奥秘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1-11-29 11:21:47  来源:广电时评  作者:冷凇 刘旭
核心提示:《中国考古大会》“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近日推出的考古空间探秘类文化综艺节目《中国考古大会》,创造时空映照的探秘型空间、虚实相生的美学式空间、公众考古的参与化空间、时空一体的浸润性空间,从百年考古走进千年历史,探寻遗址背后的奥秘,串联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时光穿越、场景重塑:创造时空映照的“探秘型空间”


  《中国考古大会》以考古工作的“发现发掘、整理阐释、保护传承”为主线,通过空间探秘与任务解锁,连结考古场景,复现历史图景。


  在“发现发掘”的探秘时空,瞬间再现“千里之外”的考古发掘现场,考古推广人依据考古发掘的考古证据链设计任务,将“大会体”单纯的内容竞答框架,转向多元场景的形态融合,形成闯关探秘接力、多元形式借力的互哺生态;在“整理阐释”的复现时空,以文物为点,以复现历史图景为面,可视化展现考古成果,将束之高阁的学术成果、考古发现生动化呈现、流动化传播、影像化塑造,学术与艺术实现珠联璧合;在“保护传承”的互动时空,聚焦考古的保护修复工作,礼赞一代代基层考古人的用双脚丈量土地的奋斗故事,彰显考古人的匠人精神。



  梦幻视听、如临其境:打造虚实相生的“美学式空间”


  《中国考古大会》打造出“视+听+触”多维融合的立体舞台,实现虚实世界的衔接和无限延伸。置身其中,生发出瞬间融入的沉浸感、身临其境的体验感,随处可感“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的悠久传统文化,悠远、醇厚的历史文化沧桑感生发、升腾;俯仰之间,360度圆环状灯网交织闪烁,与起伏自如的地屏交相辉映,呈现出“上”是一眼万年的“满天星斗”,“下”是瞬息万变的“山川河流”的视觉奇观,为观众带来磅礴激荡的感官体验;环顾四周,真实考古工作中“关键柱”的理念及古代礼器内圆外方的“玉琮”元素,烘托出浓重的考古文化氛围,令观众如亲身处于秘境。


  虚实相生的视觉技术所打造奇幻视效的影像美,考古人物事迹的生动解读所抒发释放的敬仰美;恰如其分的音律音韵所唤醒的情感美,彰显风骨的真实故事所显现的精神美,均意味着美学意蕴的崇高回归,透视出电视艺术的深度与美感。



  情感交互、文化认同:构造公众考古的“参与化空间”


  从“考古盲盒”脱销、“三星堆遗址”直播热潮到“考古旅游热”“博物馆热”,全民对考古学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公众考古”或“公共考古”已经出现并渐次生长。作为一次现代传媒与历史文化遗迹的相互激发与碰撞,《中国考古大会》制成十二个考古项目的微缩模型,以“云上实验室”掀互动之参与、唤全民之保护,构造公众考古的参与化空间,拓展了公众对考古工作的感知空间和情感维度。


  在这一过程中,公众的在场感、主动性被放大,考古空间探秘类节目演化为一次集体观看体验,公众在这一场域内形成关于北京周口店遗址、河南贾湖遗址、浙江良渚古城遗址、河南殷墟遗址、四川三星堆遗址、陕西西周都城周原等考古遗迹的想象共同体,进而对文化遗址与考古知识有了纵深化的理解、记忆,在认知层面满足了观众的文化需求,更在精神层面上与公众产生情感交互、文化认同,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



  悬念叙事、景象复原:塑造时空一体的“浸润性空间”


  悬念叙事是故事叙事的一种叙事策略,是组织素材、引发观看的重要手段。抽丝剥茧,问道历史真相。《中国考古大会》变学术性表达为故事化讲述,变常规化叙事为悬念性呈现,布局谋篇建置悬念。各类型的考古项目爱好者、发掘者、保护者、研究者、传播者,带来全新的悬念视角,反转、冲突、意外、逆袭、情感点及高潮点等打造都成为悬念化、剧情化设计的关键,节目层层解密,形成独特电影级沉浸式观赏体验。


  同时节目以“揭秘微电影”刻画历史之细节、复原历史之景象。诸多重要的专题微电影,结合技术动画复原再现了诸多珍贵的遗址内容,对考古遗址的地形地貌、发现发掘、历史背景、人文知识及保护修复等进行“高浓度”信息输出与“沉浸式”文化讲述,塑造时空一体的浸润性空间。


  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一百年来,中国考古学为“通古今之变化”奠定坚实研究基础,以“发思想之先声”作为光荣学术使命。


  《中国考古大会》“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


 

本文标题: 《中国考古大会》:四个“空间”探寻遗址背后奥秘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1250.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