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雪丨冬意浓 寒气盛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1-12-07 10:24:49  来源:古建家园  作者:云纹
核心提示:今日迎来“大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今日迎来“大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我们祖先把5天叫1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每个节气都有15天,3个5天,分别为一,二,三候。古人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一候:鹃鸥不鸣。因为天气寒冷,寒声鸟也不再鸣叫了。


  二候:虎始交。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的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


  三候:荔挺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它们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大雪节气有哪些民俗?


  大雪时节,全国各地人们更多的是在冰天雪地里赏玩雪景。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有一段话描述了杭州城内的王室贵戚在大雪天里堆雪人、雪山的情形:“禁中赏雪,多御明远楼,后苑进大小雪狮儿,并以金铃彩缕为饰,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玩。”


  除了欣赏雪景,烹雪煮茶也是,历代文人钟爱的一大雅事。唐代诗人陆龟蒙在《奉和袭美茶具十咏·煮茶》中写下的“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南宋诗人陆游在《雪后煎茶》中提到的“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都能从温柔的笔触中,感受到冬日的闲情雅致。



  滑冰也是冬季游戏之一,古时称为冰嬉。北方严寒,河流冻得坚实,有的地方汲水浇成冰山,高三四丈,晶莹光滑,人们缚皮带蹬皮鞋,从山顶挺立而下,以到地而不仆倒者为胜,这种游戏叫做打滑挞,享受冬日冰上嬉戏的独有快乐。


  在台湾,大雪时节台湾也是捕获乌鱼的好时节。俗谚:小雪小到,大雪大到,是指从小雪时节,乌鱼群就慢慢进入台湾海峡,到了大雪时节因为天气越来越冷,乌鱼沿水温线向南回流,汇集的乌鱼群也越来越多,整个台湾西部沿海都可以捕获乌鱼,产量非常高,常被当做上等佳肴来招待宾客。


  大雪养生应该做什么?


  都说:“冬天进补,开春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人们经过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冬日正是进补的好时候。


  大雪节气时进补应顺应自然,注意养阳,以滋补为主。食补是冬季进补的主要方法,。因此,冬天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糖、脂肪和维生素的食物,以补充因天寒而消耗的能量。也宜常食羊肉、牛肉、鸡肉、虾仁、桂圆、大枣等食物,这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产热量多,对于素体虚寒、阳气不足者尤宜。冬季饮食中可及时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



  天气寒冷,应注意防寒保暖。大雪时节,起居调养宜早睡晚起,并要收敛神气,特别在南方要保持肺气清肃。人们最佳的作息时间应是晚上十点至第二天早上六点,冬季早睡晚起也只是在此基础上微调而已。早晚温差悬殊,老年人要谨慎起居,适当运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冬意浓,寒气盛,人们期待着雪花漫天、银装素裹的冬日美景。岁月时令的符号记号,是人类共生的历史,也是文化的结晶。


 

本文标题: 今日大雪丨冬意浓 寒气盛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1267.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