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仙洞遗址位于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麓、嫩江支流甘河上源嘎仙沟左岸山崖上,行政区划上属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嘎仙沟宽0.5—2千米,水流清澈,伏日甚冷,周围林海苍茫,峰峦层叠,古木参天,松桦蔽日。嘎仙洞高悬在离地面25米的半山腰中,在《魏书》中称为“拓跋鲜卑旧墟石室”或“石庙”、“石室”。1988年1月,该遗址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嘎仙河(西—东)
关于“拓跋鲜卑旧墟石室”,最早见于《魏书》,但是石室位置究竟在何处?中外学者诸说纷纭,争论不休。《呼伦贝尔志略》一书认为呼伦贝尔迆西北一带有“魏先帝石室”。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白鸟库吉在《东胡民族考》中提出:“乌洛侯西北部之拓氏先祖之石室,亦必在嫩江流域之中,而当在兴安岭之近旁。”
1949年以后,考古工作为寻找鲜卑石室提供了线索。特别是1959以来,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在呼伦贝尔扎赉诺尔发现了鲜卑墓群,认为该墓群可能是拓跋鲜卑南迁后的遗存。20世纪60年代,马长寿教授出版了《乌桓与鲜卑》一书,他认为:“乌洛侯国在今黑龙江省之嫩江流域甚明。嫩江流域的西北为额尔古纳河,魏之祖先的石室当在二河的大兴安岭山脉之内。”
20世纪70年代,宿白先生发表《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一文,推定扎赉诺尔墓群为拓跋鲜卑文化遗存,进而论述了拓跋鲜卑的起源及其南迁和进入中原的经过,并绘图指出其迁徙路线。1979年,呼伦贝尔盟文物站站长米文平先生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始寻找鲜卑旧墟石室。
在鄂伦春同胞的帮助下,他多次寻访嘎仙洞,并在实地考察基础上撰写了《拓跋鲜卑先祖石室考》一文。他的观点引起内蒙古考古学界的关注,汪宇平、孟广耀、曹永年等学者来到嘎仙洞,与米文平共同进行调查,其间历经周折,终于在1980年7月30日下午找到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祝文刻辞。
与《魏书》中乌洛侯国遣使“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太武帝拓跋焘派中书侍郎李敞去祭祀,并“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的记载基本相符。
嘎仙洞洞口
嘎仙洞本为天然花岗岩山洞,洞口略呈三角形,高12米,宽20米,方向为南偏西30°。洞内宽阔宏大,幽暗深邃,南北长120米,东西宽27米,穹顶最高处达20多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依次可分为前厅、大厅、高厅、后厅四部分。前厅西侧距洞口15米的石壁上,刻有太平真君四年祝文刻辞。石刻高度距地面约1.5米,通高0.7米,宽1.2米。刻辞为竖行,共19行,全文共201字。
刻文为汉字魏书,隶意犹浓。石刻祝文的发现证实了嘎仙洞即鲜卑祖先居住的“旧墟石室”。洞内堆积有较厚的文化层。1980年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站对洞内文化堆积进行发掘清理,发现了石器时期、战国时期、北魏时期的文化堆积,并出土陶器、石器、牙饰、骨器、铁器和大量野生动物骨骼化石。从陶器看,均为手制夹砂陶,火候很低,陶色不均,多为黑褐色。器类单纯,以敞口罐为主,个别为直口器类。纹饰有凸弦纹、附加堆纹。
其陶器形制与制法均与完工墓地、扎赉诺尔墓群出土陶器相似,应为同一文化的早期形态。嘎仙洞文化遗存在目前为止已知的鲜卑遗存中时代较早,上限至少早到战国初期,即公元前3世纪。此外,由于洞内发现了石刻祝文,因而嘎仙洞文化遗存的年代下限可晚至公元5世纪。
太平真君四年祝文拓片
嘎仙洞北魏石刻祝文的发现,确凿无疑地证明了嘎仙洞即《魏书》所载的拓跋鲜卑先祖旧墟石室,是鲜卑人的发祥地,也证实了拓跋鲜卑的迁徙历程。这一发现揭开了拓跋鲜卑起源地的千古之谜,结束了长期以来史学界对于鲜卑族入主中原前的发源地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