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建筑学家李诫在《进新修营造法式序》中提到“五材并用,百堵皆兴”,其中五材在建筑材料方面可以理解为土、木、石、砖、瓦。在砌筑房屋时应尽量使用各种材料,以达到“百堵皆兴”的目的。这里五材指的是我国传统民居常用的建筑材料,并不指每栋传统民居都会用到这五种材料。石砌民居的营建材料主要有土、木、石三种。
营建材料
(1)土
由于黄土压缩性和湿陷较大且抗剪和抗压性比较差,在山地砌筑房屋时通常不单独使用,往往会配合碎麦秸秆、杂草等植物纤维一起使用,以提高土体的强度、整体性和稳定性。黄土在石砌墙体上的应用主要有:毛石墙里外墙体的勾缝、方正石墙里墙的勾缝和石砌墙体里墙的饰面层。
(2)木
由于木材具有较好的抗压和抗挠曲性能,并且轻巧易于加工制作等,直至今日我国仍有很多建筑采用木材。
木材在传统石砌民居上的应用主要在屋顶梁架和门窗洞口方面,在石砌墙体方面已完全不用木材,石墙肩负围护和承重结构。山地民居没有使用木作结构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由于地质条件限制,植物以灌木、常绿乔木柏树、落叶小乔木等为主,能作为梁柱使用的木材有限,为了节约木材在民居方面使用,只用在屋顶梁架、门框和窗棂和过梁方面;第二,木材的耐久性和抗腐蚀风化能力较石块差的多,山地居民希望建筑能长久保留下来以便居住;第三,出于经济型的考虑,在山地范围内砌筑木作建筑的成本远大于就地取材的石砌建筑。
木材的应用
(3)石
石材最初用来砌筑墙体,后来随着土木建筑的发展和成熟,石墙被土墙代替,但石材广泛地用在建筑的基础、台基、阶石以及水利设施等方面,石材在我国民居建筑的应用自始至终没有间断过。用于砌筑墙体的岩石主要有石灰岩、板岩。
山区普遍采用石灰岩,因为其具有耐磨、耐风化的性质并且其硬度一般不大,有良好的加工性和磨光性。石灰岩会因其中白云石、黏土矿物和其他杂物等含量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主要有灰色、灰白色、灰黑色、黄、浅红、褐红等。山地居民将常用的石材根据其所呈现的颜色分为“灰石”和“青石”。由于灰石中硅质含量较多,导致其导硬度比青石高的多,加工起来比青石难的多,即加工灰石费时费力,反而青石易于锻造、质感细腻且不易风化,故在石砌民居方面的应用灰石没有青石广泛。
营建工具
石材质地坚硬,加工较为困难,但是借助一套比较成熟的工具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大大缩短石材加工的时间。我国常用传统的石材加工工具种类丰富,功能齐全。山地居民加工的石材主要是用来砌筑墙体,并不用于官式建筑,所以当地常用的石材加工工具没有官式建筑种类繁多。
石材加工工具
(1)錾子
錾子可根据直径分为尖錾子、普通錾子和粗錾子,在使用时可根据石材的规格选用,主要用于加工荒料、打糙道和打细道。
(2)楔子
楔子主要是配合锤子将大尺寸石块劈成所需的尺寸,然后再配合其它工具进行加工,石块就能用于砌筑民居。
(3)扁子
扁子又称为卡扁或扁錾,可根据宽度分为小卡扁和大卡扁,主要用于石料的齐边或者雕刻时的扁光。
(4)刀子
刀子主要用于在石材上面雕刻花纹图案。
(5)锤子
锤子主要是配合其它工具共同使用的,可以通过打击錾子、扁子、刀子和剁子等将天然不规则的石材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和尺寸。还有一种锤子叫花锤,其锤顶带有网状格尖棱,主要用于敲打表面不平的石料,使其稍微平整,为打细道做准备,这一工序也称为“砸花锤”。
(6)剁斧
剁斧的形状和斧子相似,其平尖下端要比斧子厚,主要用于截断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