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刺在背为汉语成语,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
“芒”是指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芒刺”就是细小的刺。现在成语“芒刺在背”一般用来形容因为恐惧,或有某种心事而坐立不安的心情。与“芒刺在背”相近似的还有成语“如坐针毡”。
芒刺在背历史故事
公元前87年汉武帝死后,年仅八岁的小儿子刘弗陵即位,史称汉昭帝。按照武帝的遗诏,由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御史大夫桑弘羊等辅政,掌握朝廷军政大权。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去病年少成名,战功无数,连带着霍光也受到汉武帝的提拔。年纪轻轻的霍光先后做过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等职位,侍奉在汉武帝左右二十多年,一次错误都没出过。因此,霍光深受汉武帝的信任。
汉昭帝即位后,霍光的势力逐渐扩大。霍光忠于汉皇室,曾采取一系列措施,使西汉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他又利用手中的权力,排斥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汉昭帝执政的时候,燕王刘旦造反,霍光全部诛灭了上官桀父子、桑弘羊、丁外人的宗族。盖长公主和燕王自杀。历史上称为“燕王之变”,从此他威名大震,朝里许多人都很害怕霍光。
刘弗陵因病驾崩,年仅二十一岁,在位仅十三年。他没有儿子,于是霍光把武帝的孙子刘贺立为皇帝。后来,霍光发现刘贺生活放荡不堪,整天寻欢作乐,经与大臣们商量,把刘贺废掉,另立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就是汉宣帝。
刘询的祖父刘据,是武帝的太子,全家被杀。当时刘询还是婴儿,由于一个狱吏的营救,才幸免于难,后寄养在民间外祖母家。他自幼生长在民间,对民间疾苦多有认识,且在外祖史家接受了正宗的儒家教育,对霍光的权势和威名有正确的认识。
霍光在各个关键位置安插霍氏家族的亲信,势力庞大,令汉宣帝十分忌惮。宣帝继位不久后,要去拜谒祖庙,作为大将军的霍光陪着汉宣帝乘车。汉宣帝表面上不动声色,实际上心里十分不自在,好像背上被芒刺扎似的。而后来汉宣帝再去祖庙时,陪同乘车的是车骑将军张安世,这次汉宣帝就自在多了。
汉宣帝心里明白,自己初即位,仅凭皇帝之称不能与霍光相抗衡,只有保持最大的克制,逐渐发展自己的势力,寻求有利时机,才能夺回属于自己的最高统治权。所以即位伊始,当霍光辅政以来首次表示要还政于君时,汉宣帝回绝了,他明确表示非常信任霍光,欣赏霍光的才能。请霍光继续主持朝政,并当众宣布,事无大小,先报请霍光,然后再奏知他本人。
汉宣帝的这一系列行为对于消除霍光对他的猜忌和提防,缓和朝廷内部潜伏的政治危机,为他的统治创造良好的政治气氛起到了极其明显的积极作用。汉宣帝即位后的第六年,公元前68年霍光病死,霍氏家族的人企图废掉宣帝,立霍光的儿子霍禹为帝,结果阴谋败露,被满门抄斩。于是民间就有了传言:“威势震动君主的人不会被容留,霍氏的祸患开始于陪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