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博物馆的魅力如此之大?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1-12-28 11:53:12  来源:誰最中國
核心提示:到一座城市后,一定要去博物馆看看。这是许多人的习惯。博物馆就像一座城市的窗口,经由它,可以洞晓这座城市最久远的秘密,触摸她最柔软的心事,遇见她的现在,猜想她的未来。

  到一座城市后,一定要去博物馆看看。这是许多人的习惯。博物馆就像一座城市的窗口,经由它,可以洞晓这座城市最久远的秘密,触摸她最柔软的心事,遇见她的现在,猜想她的未来。


  依附于城市,博物馆变得不可或缺,但现在,这种关系正在发生某种微妙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一座博物馆,而去一座城市。不是因为城市,而是因为博物馆本身的魅力。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如果可能,如今的博物馆,大概也会写一首这样的诗,送给她曾经依附的城市。近几年,她已从曾经“攀援”城市的“凌霄花”,长成了一株独立的“木棉”。每到节假日,博物馆就成了主要聚集地之一,人们来这里追寻过去,也来这里幻想未来。


  为何,博物馆的魅力如此之大?


因为一个人


  风啊,水啊,一顶桥。


  只要看到这句话,临水而立、清俊高贵的木心美术馆就浮现在脑海中了。自2015年11月正式开馆后,这座由贝聿铭弟子冈本博、林兵设计,以展示木心毕生心血与美学遗产为主的美术馆,便成为许多文艺青年的“朝圣”之地,多年来人流不绝。


  2021年4月18日,来到木心美术馆的青年们明显比往常要多一些,因为这一天,木心的故居也对外开放了。五湖四海、互不相识的一群人,不远千里、跋山涉水来到同一座美术馆,只是为了接近一个人,接近陈丹青口中的那个木心——“一个让人心酸的人”。在这个时代,是多么浪漫的一件事啊。


木心美术馆|图@木心美术馆


  来木心美术馆的人,是为了被陈列在美术馆的木心。也有一些人,去美术馆是为了美术馆的设计者。在近距离的观察中,空间的宏观与细节,一一进入眼中化在心里,就成了参观者对设计师的设计语言最直接、最主观、最独特的认知,每每此时,他们便仿佛洞悉了大师们的内心,窥到了设计的秘密。


  从成都市区向西南方约40公里,便可看见一座扁舟似的美术馆,悬浮在一片水光山色中。它就是知美术馆,由国际建筑大师隈研吾设计,许多人去这座美术馆,最初都是冲着“隈研吾”这三个字去的。


  隈研吾有着许多让人着迷的作品,根津美术馆、广中美术馆、木桥博物馆,都是痴迷建筑的人不远千万里也要去一探究竟的经典建筑。让建筑消失,是隈研吾的设计理念,他最擅长的,便是运用各种当地的自然元素与建筑材料,让建筑融于自然。


  第一次造访成都新津时,隈研吾被周围农家屋舍铺满老瓦片的屋顶之美所震撼,在设计这座美术馆时,便用数量庞大的瓦做了美术馆的表皮,这些曾经归流雨水的瓦片,在周围水面的波光荡漾里,像风一样飘逸,整个美术馆也给人以轻盈甚至失重的神奇观感。这就是隈研吾的魅力,也是知美术馆吸引游客的魅力所在。


和美术馆|图:@和美术馆


  与隈研吾多变的建筑材料和建筑语言相比,自学成才的安藤忠雄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着自己的建筑风格——清水混凝土加上光和风。从住吉的长屋到光之教堂、水之教堂,清水混凝土的建筑里,光和风这样的空无元素,也自有它们独特的逻辑,赋予了空间戏剧性,为空间增添了难以名状的色彩。


  这正是安藤忠雄区别于其他建筑师的最大魅力。所以,听闻这位知名的“美术馆专业户”是顺德和美术馆的设计者,且这是他在中国设计的最大单体美术馆之后,许多人都慕名前往,想看一眼这位早在1995年就获得国际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的“清水混凝土诗人”在满满烟火气的顺德写下了怎样的诗作。


  在这座美术馆身上,安腾忠雄以从岭南的山体上抽象出“圆”之形状,传承中原古建筑“天圆地方”的理念,以纯几何立体的交错创造出具有岭南建筑文化特征、呈现光影礼赞的建筑风景。排队来此参观的年轻人,每个人朋友圈的九宫格里都曾出现过这座美术馆里的光影,那是一个令人着迷的世界。


因为一个时代


  相较于现代气息更浓的美术馆,大多数人更倾向于去名副其实的博物馆,那些满是时代气息的博物馆里,似乎藏着一条时空隧道,总是回荡着遥远时代的魅惑召唤。那里,藏着我们的来处,藏着文化的记忆,藏着一个个让人心魂摇曳的时代。



上图:南京博物院下图: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博圈


  设计元素与建筑风格突出盛唐风采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与辽代建筑风格的南京博物院、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故宫博物院,自不消说,早就是历史爱好者们及普通游客趋之若鹜的“网红”博物馆了。


  从2017年到如今,三季《国家宝藏》节目,陆续将二十几座宝藏博物馆推到了观众面前,飨宴于历史的风云与文物的精美,国史、国潮、国风在年轻人中间刮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潮流之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一座座博物馆,踏上了通往远方的溯史之旅。


  文字是历史的记录,是文化的载体,这个国庆,不妨从文字开始一段溯史之旅。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它开启的,是一个晨光熹微的启蒙时代。文字让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字记载了中国历史的悠久厚重,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里,最能深刻体会到“源远流长”“悠久厚重”这八个字背后的支撑体系是如何在光阴的长河里逐渐完善的。


  1899年秋,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在一片来自河南安阳的“龙骨”上发现了一些特殊符号,他断定,这些刻痕就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一片甲骨惊天下。2009年深秋,在甲骨文的故乡,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正式开馆,详实的资料、严谨的布局、科技与古老的结合,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观众,来这里了解文字的演变脉络和那些创造了灿烂文化的时代。


  每到秋季,当曾经的故都们都被秋染了色彩、蒙上诗意的时候,人们喜欢用“一到深秋,XX就变成了XX”的句式,来表达对一座城市秋日的赞叹和对那些逝去时代的怀缅。南京比较例外,因为一到秋天,有人说她是金陵,有人说她是建康,还有人说她是建邺,但当淅沥潮冷的秋雨飘起时,王安石那句“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才最能代表人们对南京“六朝”时代的怀缅。


  其实,距离盛名在外的南京博物院不远处,还有一座只有痴迷六朝时期的人才会踏足的六朝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是贝聿铭的儿子贝建中在六朝建康城的一部分遗址上设计建造的,人们来这里,是为了感受承汉启唐的“六朝文明”。那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文化高峰,在书法等领域的艺术成就迄今无人能及;那时,南京是全世界唯一的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与古罗马城并称“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


  我们在博物馆里,回望一个个过去的时代,也是为了找回曾经的文化自信,更好地走向未来。


因为一种美


  更多的人去博物馆,是为了感受历史大浪淘沙后留下的艺术之美。


  为了感受这份穿越时空之美,人们一次次离开自己居住的城市,在一座座博物馆里流连,为那些历史尘埃遮不住的美而赞叹、而感动、而沉浸。那是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凝聚精华,正因如此,我们才锲而不舍地追求、孜孜不倦地探索和发现那近乎永恒的美。


  如果找几个符号,来代表中国之美,那么青花瓷一定名列前茅。


  元代的时候,江西景德镇湖田窑出现成熟青花瓷,有明一代青花瓷发展至顶峰,清代时更是衍生出诸多品种,从王侯将相到平民百姓家,青花无处不有,以其丰富多彩、明净素雅的特点,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数百年。


  景德镇虽是青花瓷主要产地,但在探索元青花之美时,人们还是要去宜春的高安市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很少有人听过,但在痴迷元青花的圈子里,她却是如雷贯耳的存在——虽然只藏有19件元青花,但已足以排名世界前三了,要知道全世界现存的元青花也只300件左右,就连国家博物馆仅有的那件元青花,也是从这座博物馆调拨的,所以,她索性被称为元青花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碑林文化旅游


  与元青花相比,书法之美的欣赏门槛似乎就要高很多了,用美学家蒋勋的一句话来说,书法是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仪式,正是因为这种浓郁的个人色彩,书法蕴含了情感、思想和生命的能量,广受国人的喜爱,数千年而不衰。


  一千个人去西安,有一千种理由,但书法爱好者去西安,只有一个理由:西安有收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收藏名碑数量最多的西安碑林博物馆。这座由西安孔庙建筑群扩建而成的博物馆,集中了许多杰出书法家的传世名作,凡学书法所临的《曹全碑》《多宝塔碑》、《玄秘塔碑》等多藏于此,素有“书法艺术故乡”的美誉。


  美,是无用之用,但自文明肇始以来,便是人类不懈的追求;美,是千人千面,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让我们在平淡日子里看到了星汉灿烂。也许,这就是人们去博物馆寻求美的真正原因。


因为一种生活


  博物馆的魅力,恰恰在于她的广博与包容,阳春白雪她捧在手心,下里巴人她也不拒之门外。而那些被展示在博物馆里最真实的人间烟火,也以它的朴实无华与亲切温和,吸引着游人的目光。


  都道四川人生活安逸,川菜在如今的美食界也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量,四川人干脆就在省会成都造了一座川菜博物馆,来展示他们的美食文化和生活方式。作为全世界唯一一个以菜系为主要陈列展示内容的活态主题博物馆,从川菜到川酒、川茶,再到川戏、川派建筑、川式园林,四川人的生活状态与生活样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更有意思的是,这座博物馆的互动演示馆里,正中央就是一个大厨房,川菜师傅现场演示川菜的刀工、火候以及成才过程,游客也可以参与其中,通过味觉来感受川菜魅力,体验川菜文化。吃过川菜,还可以去品茗休闲馆中喝喝坝坝茶,体验一会儿四川人的安逸。


  也许,无论在博物馆里寻求什么、得到什么,所有的抽象概念,最终都要回归生活,回归到最日常、最质朴的场景里,所以这种地域特色鲜明的博物馆越来越受到年轻观众的喜欢。


山西青铜博物馆图@文博圈


  成都的川菜博物馆,展示了成都人的生活方式和川菜文化,北京的史家胡同博物馆展示的,则是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胡同文化。


  史家胡同博物馆,原是民国三大才女之一凌淑华的故居,其女陈小滢将产权转让出来,建立了这座博物馆。这是北京第一家胡同博物馆,也是第一家声音博物馆,除了能看到130座微缩复原的院落,还能听到70多种已经消失在北京生活中的“胡同声音”。当徜徉在这座招待过泰戈尔、徐志摩、胡适、齐白石的院子里,耳畔响起久远的叫卖声音时,会令人产生一种不知今夕何夕的恍惚感,仿佛回到了北平的某个午后……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学校。她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不是“老学究”的专属,年轻人越来越热衷于因为一座博物馆,去一座城市、探索一个时代、追寻一种精神,或许就是因为,我们在其中得到的所有,无论知识还是感受;我们在其中追寻的所有,无论时代还是美学,都能为生活带来不一样的色彩。


  如果非要说一个逛博物馆成为潮流的理由,我想,那个理由就是:因为她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标签: 博物馆

本文标题: 为何博物馆的魅力如此之大?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1321.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