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古民居群位于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这座古建筑群主要由清代资政大夫蔡启昌,和蔡启昌的儿子蔡资深所建,历时四十多年才完工。
泉州人一向注重风水,家宅关系家族兴衰,尤其是泉州人受宗族观念的影响,一个大家族得住在一起,按照家族辈分分配住房。
因此泉州家族大厝的格局,便是由主厝向两侧排开,由小通道隔开,随着家里人丁的增加、家族的扩大,逐渐形成了围合式大厝。
也因此,按照风水观念和家族礼序观念,蔡氏大厝便是泉州现存的、最典型的一处家族式大厝,这就是为什么称蔡氏古民居为“闽南建筑大观园”,及为什么说“一处古民居,半部官桥史”的主要原因。
这座古建筑群不仅仅是象征一座历史遗留建筑艺术,更是代表了蔡氏大家族的薪火相传,和当时的文化遗韵。
这座建筑和泉州其他地区的古建筑不同,不同在于这座古建筑群规格严整、设施完善,其中除了大厝,还有祠堂、当铺、书堂、梳妆楼,防火和防盗措施也保留了下来,值得考究。
蔡氏古民居群是座聚族而居的大厝,一个大家族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有助于增长家人的感情,同时也增强凝聚力。
这样围合式大厝的建筑形制,除了方便家族聚居以外,同时也是为了抵御外敌。在解决外患的同时,内忧自然也得顾及。
如此大的一座建筑,内部的防水、防火措施必须得完善,否则一失火就是祸及根本的大事。
徽式建筑的马头墙是防火的一种措施,而闽南大厝的防火措施最重要就体现在内部的“水”布局上。
庭院中有“水”,这是汉族古民居中常见的布局,北京的四合院、广东的围龙屋,以及闽南的大厝,中部都有水井、或是水缸。
水在风水学上具有财源滚滚之意,但同样的,它也是救命的东西,闽南人对风水的讲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水缸的用处,大概在风水学上有某种意思,却很少有人往防火安全措施上面想。
除了防火,在排水上也有着讲究的铺设。
大厝内部主厝和护厝、护厝与护厝之间的通道除了用于隔开火势,通道的地面还巧妙地设计了排水渠。
防火通道宽2米,由石条铺成,表面上看这防火通道就是一条普通的石板路,但是走到通道尽头往回看你会发现,这石条下面暗藏玄机。
防火通道的石条从中间向两端呈不明显的弧形,方便雨水朝路面两侧流动,雨水流入石条下面暗藏的排水沟中,再通过排水沟排放到大厝外。
这样的防水通道不会湿鞋,同时也不会囤积污水,安全又环保。
风水理念泉州人可谓是贯彻到底,这排水沟还连接着天井中的水井,风水学上讲究“得水为上”,天井的水原本就极为讲究,这水的排出自然也十分讲究。
通过暗沟进行排水,除了排水的用处以外,也具有细水长流之意。
走在蔡氏的古宅里,建筑上的一砖一瓦,一扇扇窗、一座座门,似乎都见证了蔡氏家族曾经的繁荣昌盛,不知道它们有没有记录下,当年这座大厝里,蔡氏子孙的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