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非遗资源+文化创意” 融合发展的江苏经验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2-02-25 10:06:10  来源:新华日报
核心提示:江苏省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以世界文化创意平台发挥自身非遗资源优势,来探索理论、创新实践,落实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要求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近日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强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要“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积极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成为增进全民族历史自信与历史认知的重要源泉。”


  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生产生活、创意设计、市场需求相衔接”,“非遗资源+文化创意”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一个共同“跨界”课题。


  在全球视阙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厚的江苏省所拥有的“全球创意城市”居全国之首。2014年12月,苏州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之后南京市、扬州市、淮安市也相继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大家庭,分别成为“文学之都”和“美食之都”。江苏省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以世界文化创意平台发挥自身非遗资源优势,来探索理论、创新实践,落实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要求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文创赋能非遗,催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时期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融入当代社会,特别是活在当下青少年群体中,增强全民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才有其存续生命力。这就需要坚持守正创新,以文化创意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弘扬其当代价值,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是催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动能。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广泛,给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特别是提升文化创意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项目为主,包括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民俗等种类丰富的项目资源,是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内涵品质、提升其创意水平所取之不竭的源泉所在。要生产更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满足现代消费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就需要促进合理利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赋能文化创意,从而使文化产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升,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更加丰富和活跃。


  文创融合非遗,形成产品向产业与产业链的转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融入当代社会,特别是活在当下青少年群体中,就必须将其工艺成果从作品、精品向有用、好用、好看、好玩、好赏、好吃的产品转化。就是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要素,进行理念、设计等方面的创意与功能、题材、形式、技法、流程、材料和工具使用等方面的创新,开发出为当下百姓特别是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创意产品,推动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类项目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


  鼓励“非遗资源+文化创意”融合发展的落脚点是产品。以当下的“创意大赛热”为例,往往更多地只关注产品开发层面的创意设计,停留在设计“样稿”“样品”阶段,而“非遗资源+文化创意”产品的落地,融资、孵化、营销等重要环节都是缺一不可的。



  鼓励“非遗资源+文化创意”融合发展的方向是由产品向产业、产业链的转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是有其生态链特点的,也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以苏州为例:历史上,滥觞于昆山、太仓的昆曲,曾促进了明清时期由其为核心的苏州剧装戏具制作技艺、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苏绣、宋锦、缂丝、桃花坞木版年画、泥塑和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等传统工艺美术项目生态链的形成与发展,也因此而带动并产生了相关工艺美术产业链效应。这对于当下保护非遗生态链、培育创意产业链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刺绣艺术之乡”镇湖一条1700多米长的刺绣街汇集了300多家苏绣作坊和相关业态工作室,“八千绣娘”带动了四千多配套岗位。苏州市域内有300多家红木明清家具生产企业或作坊,形成了两个集群特色:常熟市分布最广,以规模化企业为主,带动各乡镇小作坊配套协作,形成批量优势;吴中区光福镇最为密集,以家族式企业为主,形成定制明清经典家具的区域特色。以吴中区舟山村为主体的光福核雕,100年前是几户村民从事的“家业”,50年前是有几十名工人的队办企业的“副业”,如今已形成仅舟山行政村就集聚3000多名从业者和经营者的“产业”。


  文创立足非遗,提升供给质量培育消费市场


  《“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以需求变化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升级,努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非遗资源+文化创意”融合发展的实现目标,是把落地的产品转化为消费的商品。重视供给侧与研究消费侧,缺一不可。


  就供给侧而言,鼓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文创设计,要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产品整体品质与文化内涵,打造一批有代表性、竞争力并在国内外有影响力与知名度的非遗文创产品品牌。开展“非遗+文创”展会、大赛等主题活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化创意产品品牌建设的必要之举。苏州市就将整合各县级市、区已有的民间手工艺及文创活动资源,打造“苏州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主题活动品牌,并逐步在国内外提升品牌影响力。


  就需求侧而言,要调查、分析、研究非遗文创产品的消费侧需求,对消费群体精准分类、科学定位,不能一概而论:非遗文创产品的受众,就是青少年群体。有调查显示,青少年群体更多喜欢设计创新、题材创新、形式创新和材料运用创新等非遗文创产品,而老年群体则更注重它们的功能创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非遗文创产品的国际消费市场与消费走向,也不可忽视。文化消费,是需要引导的;消费市场,是需要培育的。开展“非遗+文创”展会、大赛等主题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非遗文创产品供给侧方面的“散装现象”,起到了品牌传播效应,但目前还只满足于轰轰烈烈的“消费场景”层面。引导和培育非遗文创产品消费市场,要从做足“消费场景”到形成“消费群体”、构筑“消费平台”,进而孕育“消费生态”。



  文创记录非遗,不可忽视专业人才建设


  “非遗资源+文化创意”的融合发展,以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内涵为原则,必须重视多领域、多专业的人才传承、培养、引进等建设性工作。


  如果把“文创”理解为“创意”与“创客”两个方面,那么:创意是对产品层面的设计、功能、题材等方面的创新;而创客则是对变创意为现实的人层面的认识理念、团队建设、孵化落地等方面的创新。再以文化创意赋能非遗资源为例:它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数字化记录、传承工作,也可以数字化文旅融合、动漫演绎等形式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工作。这都凸显了“非遗资源+文化创意”必须发挥人才作用的重要性。这涉及技艺传承、内容创作、项目策划、创意设计、经营管理、投资运营、文化金融和国际合作等多领域、多专业,既需要研究型、创意型人才,也需要实践型、应用型人才,更需要复合型人才。


  非遗资源与文化创意融合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人才建设工作必须兼顾并统筹传承、培养、引进等多种形式。可围绕分类实施、定向聚智、一才一议、点面突破为重点,完善人才培育和引进政策,深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构建产、学、研结合的人才传承、培养、使用模式,推动非遗传承人、企业与专业团队的互动合作,推进充分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资源内涵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创发掘非遗,要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文化创意实现向文化产业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与传统工艺标准化建设。要形成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推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遗文创产品和服务品牌,并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开展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加强非遗传统工艺的标准化建设,能够促进非遗文创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对于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项目的传承、创新与发展,要在保持其传统工艺流程整体性与核心技艺真实性的基础上传承与研发,防止粗劣仿制、侵权假冒。因此,建立标准化体系来规范、指导与测评十分必要。于2020年3月实施的《苏绣》国家标准对苏绣的术语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等作了相关标准化规定;《苏作红木家具团体标准》已于2018年3月公布,包括了生产技术、结构工艺及质量和检验三个部分的规范标准;《苏扇(绢宫扇)制扇技艺传承指南》等地方标准编制工作也在有序进行。非遗传统工艺的标准化制定,要根据传统工艺及其制品项目性质,尊重其形式和内涵,明确技艺要求、产品等级及评定,体现保存、传承、传播、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等要素,以提高非遗文创产品质量和生产制作管理水平,推动“非遗资源+文化创意”健康有序的产业化发展。


 

本文标题: 探索“非遗资源+文化创意” 融合发展的江苏经验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143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