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境内,有一处风景秀丽的村庄,因地处于北面凤里、南面长岐之中,故各取二村之一字,名为凤岐村。村内有一座气势磅礴、依山而建的大宅院,因当年营造宅院之主人为吴姓,故乡民皆称为“吴氏大宅”。
明朝末年,倭寇祸乱沿海,江浙地区不胜其苦,多有沿海居民举家结伴迁至山中,以避其祸。据清代重修的《延陵吴氏家谱》记载:明季倭寇猖狂,骚乱浙闽几遍,而吾宁尤近海,被其蹂躏、屠戮最酷,天刑地悚,风鹤惊心,我始祖仲演公,仓皇蒙难,挈眷逃行。这段文字描绘了当时吴氏先祖迁居之原因,嗣后吴氏族人披荆斩棘,不畏万难终于在这荒山野岭之中,历经风雨飘摇后开辟了新的家。
明清鼎革,沧海桑田,吴氏族人在深山老林中繁衍到七世之后,乾隆年间,七世祖吴应卯天生聪慧,驰骋商场,以经营竹器木材发家,又通过茶叶生意累积了大量的财富,成为了远近驰名的柘荣首富。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发家致富后就要考虑子孙后代能不能守住这份家业,于是吴应卯选择在各地大肆购买土地、以收地租之利,为子孙谋百年之福。
易经首卦曰:元亨利贞。吴应卯将后代子孙分为四房,以元、亨、利、贞为名,在今福鼎蟠溪镇,柘荣凤岐村,福鼎点头镇,福鼎白琳镇各为四子营造了壮观庞大的四所宅院大厝,而“吴氏大宅”便是二子亨房的家宅,为四处房产中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
这处宅院直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处的八十年代,仍是凤岐村唯一的建筑,宅院里曾居住着数十户近三百人的村民,直到“吴氏大宅”作为柘荣县最大的古民居被文物部门发现,宅院里的人们才陆陆续续迁出。
从“吴氏大宅”门前望去,青砖黛瓦的建筑依山势层层升高,占地13000多平米的三进宅院气势磅礴,据专家测量,自前院的墙基到院后围墙,上下落差近30米,俨然古城堡般的存在,令人叹为观止。三重檐的牌楼门房,龙飞凤舞的书着四个大字“凤岐聚秀”,门后书着“仁义为庐”,相互映衬,寄托着七世祖吴应卯对子孙后代的美好祝愿、热烈期盼。
恢弘的院落古色古香,古石雕、木雕、砖雕让人目不暇接,不施彩漆的原木、原石、原色,相较于色彩斑斓的皇家建筑,别有一种山村质朴淡雅的风范。据不完整统计,宅院内仅仅花窗就有100多个,村民传说当年吴氏家族的丫环,在窗户一开一合之间,天色已由昼至夜,可想而知此建筑群之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