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式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块瑰宝,充分体现了地理环境、历史因素、气候特点、宗教信仰对建筑装饰产生的影响。继木式民居崩科建筑后,小编再为大家介绍另一种藏式特色民居——碉房。
碉房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自东汉时就有存在。碉房藏语称为“卡尔”或“宗卡尔”,原意为堡寨。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
碉房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多为石木结构,外墙向上收缩,内坡仍为垂直状,屋顶多为平顶。内部居室以柱为单位,一根中心柱为一间,较大的居室或客厅为四梁八柱。
这种民居建筑注重蓄热、保温、防风性能,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碉房一般分两层。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物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
在建筑形式上,又可分为碉楼式碉房、碉塔式碉房、独立式和院式碉房。
一座碉房可以容纳藏族居民生活的全部:俗世中的饮食起居,信仰里的诸佛菩萨,经营与生计,历史与宗教,审美与哲学。无论你是否理解人和牦牛、佛像共居一室,把牲畜的蛮荒气、人间烟火气和菩萨脱俗气融汇在同一个立体空间之内的格局,也不管你是否接受藏族居民家中经常弥漫着的浓郁味道,对当地人来说都是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活理念的体现。
尽管各地的碉房形态和规模各异,但仍有很多辨识度极高的共性,比如石木、土木的材质,敦实方正的外形,黄白底色点缀黑、红、蓝、黄、绿等色彩……
藏族的碉房庄重内敛,但绝不乏味。房檐上五色的彩绘,屋顶飘扬的经幡和风马旗,不失明艳又恰到好处。火、云、天、土、水,红、白、蓝、黄、绿,他们把自己心目中的天地万物,用彩绘点缀在碉楼的窗檐和门楣上。
冰川清凉的融水淌过河谷,云的投影温柔地掠过草地,雪山肃穆、天地祥和,于纯净辽远的天地之中,座落着一幢幢碉房。和所有生长在这里的生灵一样,碉房也因这方圣土而有了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