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绣——中国传统刺绣

我要发布     发布日期:2022-06-15 09:53:06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汴绣,汉族传统刺绣工艺之一,历史悠久,素有“国宝”之称。它以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秀丽而著称,早在宋代就已驰名全国。

  汴绣,汉族传统刺绣工艺之一,历史悠久,素有“国宝”之称。它以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秀丽而著称,早在宋代就已驰名全国。2006年,汴绣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汴绣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透过这花旦的一颦一笑,这幅《寒烟翠》给人以婉约素雅,细致清秀的宁静感。乍一看这副作品,定会认为是一副传世工笔画。


  可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这如笔触般的线条,实则是由一丝丝比头发更纤细的绣线所做。这便是汴绣的独特之处,以名画为题,又通过绣品再演绎着名画。


  在汉族传统刺绣工艺品当中的,常常将产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湘绣",中国西部四川省的"蜀绣",产于中国南部广东省的"粤绣"和产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但还有一种“绣”,它如日中天之时,“四大名绣”尚不成气候。


《虢国夫人游春图》


  这种古老的“绣”,就是汴绣。


  汴绣起源于宋代(960-1127),当时开封作为北宋的国都,称作“汴梁”也作“汴京”,而刺绣在北宋年间是手工业中一个重要行业,所以当时称作“宫廷绣”的刺绣,就叫做“汴绣”。“汴绣”在起点上就高出“四大名绣”一筹。崇宁四年(1105年),开封城中诞生一所以刺绣为专业的“大学”——文绣院,文绣院聚集三百多名绣女,专为皇帝王妃、达官贵人刺绣服饰和绣画,当时皇帝的龙袍,官员的朝服、乌纱帽、朝靴皆为宋朝刺绣精品。


  以历代名画为题


  徽宗年间,又设了绣画专科,使绣画分类为山水、楼阁、人物、花鸟,因而名绣工辈出。汴绣主要以历代名画为题,作品在朝廷大制作题材的感召下,形成了极具宫廷气质的特点。


  据《法密藏》记载,“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绒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备精妙,光彩夺目,山水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情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绰约的咳之态,佳者较画更甚。”当时的刺绣欣赏品已和名人书画结合起来,端庄大气,精致细腻,色彩古朴典雅,形象生动逼真。


《簪花仕女图》局部


  在绣制一幅作品时,先用白描把原画勾勒下来,再腾一遍到绷床上的真丝缎面上,然后才开始刺绣。触摸一幅幅汴绣作品,犹如打开了丹青墨笔的画轴,名画的气势承载着汴绣的恢宏,一丝一缕的绣线又细腻的刻画出名画的神韵。二者相映成趣,熠熠生辉。


  汴绣讲究平、齐、光、亮、和、顺。即绣面平整,边缘整齐,画面光亮,色彩柔和,丝理顺畅,正所谓用针要恰到好处。


  汴绣的传统针法仅有十几种,而后学习借鉴了苏绣、湘绣的针法创新出如蒙针绣、悠针、云针绣、双合针绣、等十种针法。


  进入90年代,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和提升竞争力,汴绣研究改良了如双面绣、洒线绣、反枪绣、辫子股绣、以及双面异色绣、双面三异绣等。



  单论刺绣,全国的针法大体相似,刺绣市场的作品良莠不齐,而汴绣能独树一帜,脱颖而出,其身后必沉淀着丰厚的历史和人文气质。


  汴绣的兴隆时期,它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四大名绣”中任何一种。汴绣也是北宋政府向高丽、日本诸国赠送或交换的主要珍品。北宋一百多年中,汴绣是中华国土上技艺最精,价值最高,产量最大,流通最广,影响最强的绣品,是中国的国绣。


  汴绣尤其善于绣制古代名作、历史长卷作品,如今流传甚广的一段话描述着中国绣品的现状:"苏绣猫咪,湘绣狮虎,蜀绣游鱼,粤绣鸟禽,汴绣人物最传神。"这也算是各有侧重吧。


 
标签: 汴绣 传统刺绣

本文标题: 汴绣——中国传统刺绣

本文链接: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1672.html (转载时请保留)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400-180-1090),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关于本网站所有图片以及内容页面中的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因为网站可以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图片或文字,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公众号:"gujianchina",每日获得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项目策划
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网站XML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留言反馈 | 违规举报

(c)2016-2024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建筑行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版权所有:古建家园 浙ICP备16015840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6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4 古建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 项目工程

  • 数字建筑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