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是古人采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最早被确定下来的节气。此时,天气炎热,雨丰昼长,绿茵浓郁、蛙鸣蝉吟的盛夏开始了。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夏至,五月中。《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此时的万物,生长繁盛到了一个极点。《恪遵宪度抄本》有云:“夏至,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说的是在夏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迎来白昼最长的一天,此后一段时间,则会昼渐短,夜渐长。
夏至是盛夏的起点,虽然还没有到一年当中最热的日子,但离“入伏”也不远了。从“夏至”起,经过三个“庚日”,便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
夏至分为三候:
一候鹿角解。意思是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而夏至日阴气生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二候蝉始鸣。意思是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是“四时八节”之一,民间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据史料记载,我国从汉代开始就有过夏至节的习俗,汉武帝在太初元年颁行新历——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第一次将二十四节气编入历谱,夏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推行全国。
宋代时,朝廷在夏至节会放三天假,让文武百官回家休息。辽代时的夏至日叫做“朝节”,女性会在这一天“进彩扇,以粉脂相赠遗”。到了清代,夏至多了许多习俗禁忌。
据《清嘉录》记载,“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如今,夏至节已经淡出了现代人的文化生活,中国南方地区还在过冬至节,而过夏至节的人却相对较少。
如今在夏至这天,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吃面的习俗。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夏至后,人们普遍会食用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西瓜、苦瓜、苦菊等来清热消暑。
夏至时节,晴雨不定,花开半夏,夏至已至,愿岁月静好!